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罕见严重的妊娠特异性肝脏疾病,多在妊娠晚期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表现为黄疸、肝功损害等,发病机制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等相关,诊断靠实验室、影像及肝活检,治疗需终止妊娠并支持对症,早期诊治预后有好转可能,延误则母婴死亡率高,目前无确切预防措施,有病史孕妇再孕需加强监测及健康生活。
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定义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特异性肝脏疾病,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若不及时终止妊娠,母婴死亡率均较高。
二、发病机制
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有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因素导致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相关酶的缺陷,使得脂肪酸在线粒体内的氧化过程发生障碍,过多的脂肪酸在肝脏等组织堆积,从而引起肝细胞损伤。例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其相关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增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生的风险。
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在妊娠晚期,母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可能增强,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过多的氧自由基损伤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引起肝细胞功能紊乱和坏死。同时,氧化应激还可能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伤。
胎盘因素:胎盘的某些异常可能参与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胎盘产生的一些毒性物质或代谢产物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发肝脏的炎症和损伤。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黄疸:多数患者在起病后1-2周内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由于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
消化道症状: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有上腹部疼痛等表现。这与肝脏功能受损,消化酶分泌减少以及胃肠道淤血等因素有关。
出血倾向: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患者可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肝性脑病表现:病情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肝性脑病的表现,这是由于肝脏解毒功能障碍,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所致。
2.体征
肝脏体征:部分患者肝脏可肿大,但也有患者肝脏缩小,这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有关。
其他体征: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水肿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腹水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轻度至中度升高,部分患者胆红素显著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同时血清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和凝血功能障碍。
血糖检查:多数患者出现低血糖,这是由于肝脏合成糖原减少以及糖异生功能障碍所致,低血糖可能加重患者的意识障碍等表现。
血脂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这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重要实验室特征之一,与脂肪酸氧化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脏堆积有关。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肝脏B超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图像,表现为肝脏回声细密等,但B超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特异性有限。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较为敏感,可更准确地评估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但由于检查费用较高等因素,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3.肝活检:肝活检是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金标准,可见肝细胞内有大量脂肪空泡,肝小叶结构基本保留,但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然而,由于肝活检是有创检查,且妊娠期进行肝活检存在一定风险,需谨慎考虑。
五、治疗原则
1.终止妊娠:一旦怀疑或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因为继续妊娠会导致病情进行性恶化,严重威胁母婴生命。
2.支持对症治疗
营养支持: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以维持血糖水平,保证机体能量供应,减少脂肪分解,减轻肝脏负担。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等,以改善患者的出血倾向。
肝性脑病的处理:采取降低血氨、纠正氨基酸失衡等措施,如使用乳果糖等药物降低肠道内氨的产生和吸收,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等。
防治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及时防治肾衰竭、感染等并发症。
六、预后及预防
1.预后
早期诊断并及时终止妊娠后,部分患者预后较好,肝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延误诊治,病情进展至肝性脑病、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母婴死亡率较高。一般来说,产妇的死亡率约为10%-20%,围生儿死亡率可高达50%-80%。
2.预防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对于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风险较高,应加强产前监测,密切观察肝功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孕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可能增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风险的因素。此外,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