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脑损伤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宝宝脑损伤可引发运动发育异常(包括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包括异常握持反射、异常姿势体位)、反射异常(包括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病理反射出现)、认知与行为异常(包括认知发育迟缓、行为异常),婴儿期是神经系统发育关键阶段,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生长发育情况,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干预,避免对宝宝智力、运动、认知等造成不可逆影响。

一、运动发育异常

(一)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宝宝脑损伤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肢体僵硬,如换尿布时难以分开大腿,被动活动肢体时阻力较大。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正常调控,使得肌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脑损伤患儿的肌张力检测值明显高于正常同龄儿,这种异常的肌张力会影响宝宝的运动功能发育,阻碍正常的肢体活动。

2.肌张力减低:也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像棉花一样无力,不能保持正常的体位,头部控制能力差,不能竖直头部等。这是由于脑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异常,肌肉无法正常发挥收缩功能,使得肢体呈现松弛状态。临床观察显示,脑损伤患儿在肌张力减低时,其运动能力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无法完成如抬头、翻身等基本动作。

(二)运动发育落后

正常宝宝在相应月龄会有一定的运动发育里程碑,如2-3个月会抬头,4-5个月会翻身,6-7个月会独坐等。脑损伤宝宝可能出现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比如3个月还不能抬头,4-5个月不能主动伸手抓物,6个月后仍不能稳稳独坐等。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对肌肉运动的协调和支配,使得宝宝的运动功能发育滞后于正常月龄。通过对大量脑损伤患儿的追踪观察发现,其运动发育落后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群体,且落后的程度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二、姿势异常

(一)异常的握持反射

正常新生儿有握持反射,出生后3-4个月会自然消失。但脑损伤宝宝握持反射可能异常,如握持反射持续时间延长,或者表现为握持力量过大或过小。这是因为脑损伤干扰了神经系统对握持反射的调控机制。研究表明,脑损伤患儿的握持反射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这种异常可能预示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宝宝后续的精细运动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二)异常的姿势体位

脑损伤宝宝还可能出现异常的姿势体位,例如身体偏向一侧,呈现角弓反张(头向后仰,背肌强硬,身体弯成弓形)等异常姿势。这是由于脑部损伤导致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失衡,使得身体无法保持正常的姿势状态。临床中发现,这类异常姿势的宝宝往往在运动功能、认知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影响其整体的生长发育。

三、反射异常

(一)原始反射延迟消失

正常情况下,一些原始反射会在一定月龄消失,如拥抱反射在3-6个月消失,觅食反射在4-7个月消失等。脑损伤宝宝可能出现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的情况,例如6个月后仍存在拥抱反射等。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进程,使得原始反射的消退时间延长。多项研究证实,脑损伤患儿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种反射异常会干扰正常神经发育路径,对宝宝的运动、认知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二)病理反射出现

脑损伤宝宝还可能出现病理反射,如2岁后还可引出巴宾斯基征阳性(用钝尖物由后向前轻划足底外侧缘,大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等。这是因为脑部损伤破坏了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通路,使得本应被抑制的病理反射出现。病理反射的出现提示宝宝的神经系统可能存在严重的损伤,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以避免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四、认知与行为异常

(一)认知发育迟缓

脑损伤可能影响宝宝的认知发育,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落后于正常宝宝。例如,正常4-5个月的宝宝能对鲜艳的颜色产生兴趣并注视,而脑损伤宝宝可能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不能很好地追踪物体等。这是因为脑部损伤影响了负责认知功能的神经区域的发育和功能,导致宝宝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受到阻碍。研究显示,脑损伤患儿在认知发育测试中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认知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较高。

(二)行为异常

脑损伤宝宝还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过度激惹,表现为容易哭闹、难以安抚;或者过于安静,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等。这是由于脑部损伤改变了宝宝的神经调节机制,影响了其情绪和行为的调控。临床观察发现,行为异常的脑损伤宝宝在后续的康复治疗和发育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五、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或婴儿出现上述脑损伤相关症状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婴儿时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脑损伤若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会对宝宝的智力、运动、认知等多方面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运动发育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认知与行为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和神经系统评估等,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最大程度地促进宝宝的康复和正常发育。

了解疾病
脑损伤
脑损伤指的是外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损伤九级标准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并没有颅脑损伤九级标准的说法。一般可以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根据患者的运动、言语反应以及睁眼反应进行评分,之后再根据累计得分判断伤情,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1、轻型如果患者累计得分为13-15分,受伤后昏迷时间小于20分钟,则属于轻型颅脑损伤。2、中型如果累计得分为9-14分,受伤后昏迷20分钟到6小时,则属于中型颅脑损
化疗脑损伤会恢复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化疗脑损伤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少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患者因为化疗导致脑组织、细胞出现损伤时,通常没有任何方式使脑细胞、组织复原,因为其属于不可逆的伤害,通常难以恢复。但是部分患者脑损伤程度较轻,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使出现的临床症状,如视物模糊、运动障碍等得到缓解,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此外
摇晃宝宝的危害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摇晃宝宝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影响视力、颈部受伤、引发癫痫等。 1.影响视力 摇晃宝宝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病变,从而影响宝宝的视力。 2.颈部受伤 宝宝的头部相对较重,而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剧烈摇晃宝宝时,可能会导致颈部受伤,甚至引起脑损伤。 3.引发
眼皮一直跳是什么原因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皮一直跳,可能是精神紧张、眼部疲劳、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 1.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眼睑痉挛。 2.眼部疲劳 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眼睑痉挛。 3.神经系统疾病 面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
后天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天斜视的成因主要包括屈光异常、外伤、眼肌麻痹、神经系统疾病等。 1.屈光异常 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这些视力问题可能导致眼睛调节异常,进而引发斜视。 2.外伤 颅脑或眼部受伤,例如眶壁骨折或脑损伤,可能影响眼外肌神经,导致斜视。 3.眼肌麻痹 病毒感染或炎症等可能导致眼肌麻痹,进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左下眼皮一直跳咋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左下眼皮一直跳可能是用眼过度、精神紧张、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所致。 1.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阅读、写作等,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左下眼皮一直跳。 2.精神紧张 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焦虑等,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左下眼皮一直跳。 3.眼部疾病 结膜炎、角膜炎、麦
右眼皮跳得厉害是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右眼皮跳得厉害可能是用眼过度、精神紧张、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所致。 1.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阅读、写作等,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右眼皮跳。 2.精神紧张 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焦虑等,可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右眼皮跳。 3.眼部疾病 角膜炎、结膜炎、麦粒肿等眼部疾病,
新生儿嗜睡正常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嗜睡通常是正常的。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充足的睡眠对于他们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然而,需要注意,虽然新生儿嗜睡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新生儿出现过度嗜睡、叫不醒、不吃奶、不哭闹等异常表现,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比如低血糖、脑损伤等。 此外,
精神病的分类有哪些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的分类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1.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通常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脑损伤、脑炎等因素导致的。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都属于此类。 2.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则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而是由多种因素(如心理、
重型颅脑损伤最佳抢救时间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重型颅脑损伤最佳抢救时间通常在30分钟之内,一般不能超过两个小时。重型颅脑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活动性出血等现象,并且会出现继发性血肿,进而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当颅内压升高达到失代偿时可造成脑疝。如果在30分钟内抢救,能够尽量避免或者减轻上述情况;且抢救越早,预后就越好。若是超过两个小时抢救,则可能会导致脑部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进而使患
脑损伤后如何急救
刘承勇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颅脑损伤发生以后,对于病人的急救是非常关键。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检查到底发生的伤情的部位在哪里,根据伤情严重情况进行急救,如果有外伤的出血、有流血,首先要进行包扎。另外检查有没有骨折、有没有脱位、有没有颈椎脱位情况,再通过简易的包扎以后,转运到医院。送到医院以后一定要进行CT筛查,颅骨有没有骨折、颅内有没有出血,有没有发生脑疝的情况。通过
重型颅脑损伤表现有哪些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颅脑损伤从病人的轻重程度来分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损伤,重型颅脑损伤的表现主要是意识障碍,患者多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如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重型脑损伤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脑损伤有什么临床表现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我们常见的,主要包括意识的障碍,还有头痛、恶心、呕吐还有肢体功能和偏瘫了不能动了,还有就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就是呼吸、血压、包括心跳,都会有问题主要是这几类表现。颅脑损伤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我们常见的就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更多见一些,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又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损伤,不同的损伤,分型是有不同的
黄疸造成脑损伤的表现
张春梅 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黄疸对于脑损伤的表现一般多见于新生儿,如果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治疗不及时,胆红素容易沉积在新生儿的大脑基底核、苍白球等部位,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减退、神经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眼球震颤、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等临床表现。如果新生儿出生后长时间出现黄疸症状,需要积极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摔下床怎么判断有没有脑损伤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宝宝摔下床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是否存在脑损伤:第一、头部损伤多见于软组织损伤和颅内损伤。软组损伤多见皮肤红肿,但是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吃、喝、玩等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但如果出现频繁呕吐、嗜睡以及精神反应差,需要考虑存在颅内出血或者头部骨折。第二、可以通过头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再对症治疗。
宝宝摔下床怎么判断有没有脑损伤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如果要判断有没有脑损伤,需要根据宝宝的临床表现来看。宝宝有没有出现短暂或者长期的昏迷,伴有颅内高压的症状,比如剧烈的恶心呕吐、头痛、剧烈哭闹、反应比较差。如果没有出现以上表现,说明宝宝是没有异常的,如果出现了异常表现,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有可能是颅脑损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