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包括治疗、预防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治疗方面,急救要尽快就医,符合条件者在黄金时间窗内可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同时维持生命体征;药物治疗有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及神经保护药物等;病情稳定后尽早康复治疗。预防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高危人群定期体检。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与出血风险,儿童及青少年依生长发育特点治疗,孕妇权衡用药对母婴影响,有其他病史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告知完整病史。

一、治疗

1.急救治疗

时间就是大脑,一旦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尽快就医。在发病4.5至6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符合条件者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如阿替普酶等,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在更严格的时间窗及评估标准下,可考虑机械取栓治疗,直接去除堵塞血管的血栓。

同时,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控制血压,一般不急于降压,避免影响脑灌注,但血压过高(如收缩压大于220mmHg或舒张压大于120mmHg)时需谨慎降压;调控血糖,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能加重脑损伤,需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2.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降低复发风险。发病后尽早使用,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等替代。

抗凝药物:对于某些特殊病因(如心源性栓塞)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需使用抗凝药,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但使用时需评估出血风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脑血管病复发风险。

神经保护药物:部分药物理论上可保护脑组织,减少神经损伤,如依达拉奉等,但疗效尚未完全肯定。

3.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功能预后。包括物理治疗,如运动疗法可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作业治疗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等;言语治疗针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改善其沟通交流能力;吞咽治疗可帮助吞咽困难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减少误吸风险。

二、预防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合适水平(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一般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生活中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增加钾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达标(一般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饮食上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遵医嘱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

高血脂: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一般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极高危患者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2.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吸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可通过心理咨询、尼古丁替代疗法等多种方式帮助戒烟。

限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脑血管病风险,男性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d,女性减半,且每周至少2天不饮酒。

合理饮食: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豆类、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等,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和血糖。

控制体重:保持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kg/m2之间,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

3.定期体检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或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检查项目包括血压、血糖、血脂、颈部血管超声、头颅CT或MRI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种类较多,要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时,更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如观察有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黑便等。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2.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因可能与先天性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康复治疗应根据儿童年龄和认知水平制定个性化方案,提高其配合度。

3.孕妇

孕妇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较低,但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增加风险,如血液高凝状态等。若发病,治疗时要权衡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同时,孕期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产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4.有其他病史人群

对于有心脏病病史(如房颤等)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等药物,预防心源性栓塞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者,要控制病情活动,避免因血管炎等累及脑血管引发疾病。同时,这类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告知医生完整病史,以便医生评估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了解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指患者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变性、坏死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血管病是指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心脑血管的血管损伤,因此导致表现出一定的疾病的情况,比如说最多见的脑梗死、心肌梗死这之类的是属于缺血性心脑血病等的代表。而对于脑出血,属于心脑血管病出血性的代表。所以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治疗理念,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脑血管病要如何检查?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的检查方式包括很多种,首先第1个就是自身的查体,是否会表现出头晕,头痛,肢体的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的情况,第2点正常情况下先做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进行一个筛查工作。第3点正常情况下都是做一个头部CT明确颅内的病情变化,如果有问题就进行进一步的头部核磁检查以及头颈部CTA检查。
面瘫是由什么引起的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面瘫的常见病因为感染、创伤性、神经源性以及中毒、代谢障碍等。 1.感染 约42.5%的面瘫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名列面瘫原因排行的第一名。这表明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在面瘫发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2.创伤性 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 3.神经源性 脑血管病是面瘫
强迫症做什么检查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强迫症的检查包括自评量表评定、脑部MRI和CT检查、脑电图检测等。 1.自评量表评定 常用的自评量表包括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Levinstein恐怖分测验表、SAS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等。这些量表可以帮助患者评估自己的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并初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2.脑部MRI和CT检查 这些检查
血压高可以吃血塞通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血压高可以吃血塞通,但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血塞通本身对血压并无直接的降压作用。它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脑血管病、冠心病等,血塞通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些相关疾病的症状和预后。高血压患者使用血塞通不能替代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仍需要依靠正规的
高血压人群会出现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一般指脑卒中,高血压人群是不是会出现脑卒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若患者的病情较轻,血压控制良好,日常生活习惯规律,脑血管不存在畸形、脆弱等情况,一般不会发生脑卒中。若患者的病情较重,血压控制不良,日常生活习惯不规律,经常吸烟、饮酒、熬夜等,导致脑血管病变。若受到不良因素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
脑梗出院后总是头晕可以治愈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出院后总是头晕一般可以治愈。 脑梗死是由脑部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脑部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头晕。而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头晕可能是没有完全恢复,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重体力劳动,其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能增加脑供血、供氧的药物,如尼
高血压会引起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不是会起中风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严格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没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病情一般控制良好,通常不会引起中风。但是,部分高血压患者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规范用药,加上平时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经常进食腌制食物、吸烟或过度饮酒等,可
什么是多发性脑梗塞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一般指多发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的病灶数量在2个及以上。 多发性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血管内出现斑块后会导致血管过分狭窄,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最终引起该病,大部分患者发病时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失语或者精神活动障碍等不舒服的症状。 患者出现疑似多发性脑梗死
看脑血管挂什么科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看脑血管应该挂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 1.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负责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内科治疗。当患者出现脑血管相关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首先可以选择神经内科就诊。神经内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及各种辅助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什么是脑血管病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也叫做脑中风、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谓出血性脑血管病就是血管破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就是血管堵了,是两个概念,不管是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就是不管是血管破了还是血管堵了,表现可能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是出血以后的血肿或者缺血以后的病灶对脑细胞的损害,造成脑细胞的功能障碍。因此,只要掌握脑血管病的常见
脑血管病包括哪些疾病
刘湘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动静脉畸形、烟雾病、脑血管畸形、血管性痴呆等,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特别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持续性的脑缺血很常见。脑血管供血不好,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在CT上表现都是脑梗塞的表现,从病原学分就是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脑出血里头又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溢血,就是脑血管破裂了,蛛网
脑血管病有什么后遗症
刘湘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有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主要引起脑破裂,血管破裂要明确部位,后遗症多半是肢体功能障碍,但是有些部位不是肢体功能障碍,有些不是关键部位,会有性格改变或者没有什么表现。脑梗塞也一样的,也得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者髋关节部位有其他的表现,就是精神异常、性格改变等,或者其他少数的视力的改变、视野的改变、嗅觉、听觉的改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什么意思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颅内血管出现狭窄或者堵塞。出现狭窄或堵塞以后,就会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那么患者就容易出现头晕、头胀、头痛以及一侧肢体无力、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等症状。对于有一些基础病患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人,需要进行一些常规脑部血管检查、CT血管成
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哪些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有很多种,有些因素是人为的。另外,有些因素是人体无法控制的,比如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这些无法去干预。而有些因素可以干预,比如抽烟、喝酒、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因素可以人为干预。因此,为了预防脑血管并发生,平时要戒烟戒酒,并且要减肥,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可以服用氯吡格雷预防心脑血管病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健康人没有必要长期服用氯吡格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当然身体是否健康,还需要到医院由医生进行评估,明确是否真的健康。一般来讲服用氯吡格雷,主要是对于些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高风险的人群进行一级预防。或者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病人进行二级预防,以降低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