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的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中风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无力、肌张力异常)、感觉障碍(包括浅感觉异常、深感觉异常)、平衡与协调障碍(包括平衡功能失调、协调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认知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不同人群在各障碍表现上有差异,且一些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会影响相关障碍的发生及程度,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康复等干预。

一、运动功能障碍

1.肢体无力:中风偏瘫患者常见一侧肢体力量明显减弱,可表现为抬手困难、无法正常持物等。例如,患者患侧手臂难以举起达到肩部高度,拿取物品时感觉费力,这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影响了运动神经传导,导致肌肉无法正常获得神经信号来产生足够力量。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可能更容易出现这种持续且进行性加重的肢体无力情况;儿童若出现中风偏瘫,肢体无力表现可能更为突兀,需高度重视排查病因。

2.肌张力异常:可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发紧、活动受限,如患侧下肢伸直时难以弯曲,被动活动时阻力较大;肌张力降低则表现为肢体松软,像患侧手臂下垂时缺乏正常的张力支撑。不同性别在肌张力异常的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康复治疗中需根据具体肌张力情况制定不同方案。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基础,更易出现肌张力异常的波动,需密切监测并调整康复措施。

二、感觉障碍

1.浅感觉异常: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异常。患者可能感觉患侧肢体触觉减退,对轻触的感知不灵敏;痛觉方面可能表现为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改变,有的患者感觉疼痛减轻,有的则可能感觉疼痛过敏;温度觉异常可表现为对冷热的感知不如健侧准确,如难以区分热水和温水的温度差异。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血管受损程度可能更重,感觉障碍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程度可能更明显。对于有中风病史的患者,感觉障碍可能会影响其自我保护能力,如不易察觉烫伤等,需加强护理。

2.深感觉异常:主要涉及位置觉、运动觉等。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肢体的位置,比如难以判断患侧手指是处于弯曲还是伸直状态;运动觉异常表现为不能精准控制肢体的运动幅度和方向,如伸手取物时难以准确到达目标位置。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机体机能衰退,深感觉异常可能会对其平衡功能产生更大影响,增加跌倒风险。有脑血管畸形病史的患者,发生中风偏瘫并伴随深感觉异常的可能性相对更高,需要更细致的康复评估和干预。

三、平衡与协调障碍

1.平衡功能失调: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容易失去平衡,站立时身体易向患侧倾斜,行走时步伐不稳,可能出现蹒跚步态或画圈样步态等。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生平衡障碍可能与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则多因脑动脉硬化等导致平衡功能减退。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平衡功能的维持,增加中风后平衡障碍的发生风险。有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生活方式的人群,平衡功能本身相对较弱,中风后更易出现明显的平衡失调情况,需要早期进行平衡训练。

2.协调运动障碍:表现为精细动作困难,如无法准确完成系纽扣、拿筷子等动作;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差,动作显得笨拙、不协调。对于有基础疾病且长期未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如高血压控制不佳者,协调运动障碍可能会更加严重。特殊人群如孕妇若发生中风偏瘫,由于身体生理状态的改变,协调运动障碍的康复需要考虑其特殊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治疗手段,更多采用温和的康复训练方法。

四、言语障碍

1.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无法表达或只能发出简单音节。例如,患者可以听懂别人问话,但想表达意思时却只能说出零散词汇或无法完整表述句子。不同年龄层中,儿童发生运动性失语可能与先天性脑发育相关疾病有关,成年人则多因脑血管意外导致。男性在一些职业因素影响下,如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且生活方式不健康,发生中风后出现运动性失语的概率可能相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主要还是由脑部病变部位决定。有长期吸烟、酗酒病史的患者,言语障碍出现的可能性更高,且恢复相对更困难,需要在康复过程中注重言语功能的专项训练。

2.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发音但言语混乱,无法理解他人言语和自己所说的内容。比如,患者说话时词汇杂乱无章,也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提问。对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脑功能逐渐衰退,感觉性失语的发生风险相对增加。有脑血管炎病史的患者,发生感觉性失语的可能性较大,在康复治疗中需要结合其病史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言语康复方案,注重循序渐进地提高患者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认知障碍

1.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进行康复训练或日常活动时容易分心。不同性别在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儿童中风患者中,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引导,营造安静、适宜的环境来帮助其集中注意力。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且病史较长的患者,认知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的发生概率更高,因为长期的血管病变会逐步影响脑的认知功能区域。

2.记忆力减退: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如忘记刚发生的事情、刚放置的物品位置等。老年人本身记忆力随年龄增长有自然减退趋势,中风后记忆力减退可能会更加明显。女性在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记忆力方面的问题。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高血糖状态长期影响下,容易导致脑微血管病变,进而引发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康复训练来改善记忆力状况。

了解疾病
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异常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开颅手术后偏瘫多久恢复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开颅手术后偏瘫恢复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与个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配合程度有关,部分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左右,也有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久或者终身都不会恢复。开颅手术后偏瘫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偏瘫的情况,在开颅手术后因颅内水肿而导致偏瘫,这种情况下由于术后脑水肿可以逐渐消退,所以病情相对较轻,如果患者在术后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可能3个月左
偏瘫按摩哪个部位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偏瘫可以联合按摩偏瘫穴、曲池穴、外关穴、风池穴等部位。1.偏瘫穴偏瘫穴位于耳尖上3厘米处,经常按摩对于偏瘫的患者有一定疗效,还可以按摩偏瘫穴并配合肩痛穴、膝痛穴,对于偏瘫较严重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臀痛穴以及踝痛穴。2.曲池穴曲池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屈肘时,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为曲池穴。按摩曲池穴有清热解表、舒经通络的作用,通常用
中风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有,1.防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2.患病期间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都要少吃。3.寒性的蔬菜水果,如梨子、西瓜等也要少吃。避免影响病情恢复,您可以经过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
老年人中风前兆及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中风前会有头晕的征兆,眼睛突然发黑看不到东西,几分钟又会恢复正常,突然间表现出头晕目眩,感觉视物都在旋转似的,会感到头重脚轻、舌头发胀,肢体也会表现出麻木的感觉。有些病人会发生跌跤,脑供血不足时,说话不清楚,不明的发生口角歪斜,日常会困倦瞌睡;有些高血压病人会表现出鼻出血。
中风吃什么水果好中风病人不能吃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病人应适当增加新鲜时令水果的摄入量,如草莓、苹果、橘子、猕猴桃等,但如果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也应限制血糖的摄入量,控制血糖水平,这对病人的病情有利。中风病人应少吃海鲜,少吃高盐、高脂肪、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多见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和海鲜,如鱿鱼、章鱼、鲍鱼等。此外,猪脑、牛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瘫训练方法主要是神经发育技术,包括Brunnstrom神经发育疗法技术,主要是应用病人联合反应,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本体刺激引出联合反应,共同动作,再从联合反应诱发出分离方面的运动,因此达到治疗的目的。Bobath技术,反射性抑制和经过控制关键点抑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诱发姿势反
中风病人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清淡饮食,尽量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特别是一些肥腻食物不可以食用,包括肥肉,猪蹄,内脏等食物。2.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保证营养素摄入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3禁忌饮酒、咖啡、碳酸饮料,浓茶等等。4.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和蔬菜,保持大
中风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后正常会有后遗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现阶段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建议平时要加强对身体的养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患病的几率。脑中风是一种病程比较快的疾病,一般表现出脑中风的病人多数都会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疾病等表现,疾病的预后比较不
轻微脑中风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微脑中风不算很严重的问题,轻微脑中风一般都是由于小血管疾病造成的,脑组织梗死的面积一般不超过十五毫米。一般轻微脑中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比较轻,主要是肢体麻木、走路不稳等,只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消除局部缺血的情况,一般症状就能缓解,也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轻微脑中风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也要造成重视,防止
中风脑血栓脑梗的区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是中医的说法,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其中出血性中风也就是指的脑出血,而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血栓。脑梗塞和脑血栓也是存在区别的,其中脑梗塞是因为脑的血管狭窄和堵塞造成,一般是因为脑血管的硬化和脑动脉内的粥样斑块导致的。而脑血栓是因为栓子的脱落造成脑血管的突然梗阻造成,绝大部分栓子来源
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方法有哪些
向显衡 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很重要,把生活质量提高,肢体康复一定要抓紧。中医在这方面比较有效果,首先是针灸治疗,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病人都是针灸治疗,而且效果也很满意的。针灸治疗主要是用针灸或者加上穴位注射一些营养神经、通经活络的药物,再加上按摩,按摩也可以帮助气血流通,帮助肢体恢复,所以有时候必要的时候,可以吃点中药,或者用一些西药对症治疗,都可以促
中风偏瘫可以治疗好吗
荆志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偏瘫属于中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可以通过治疗使患者的偏瘫症状得到改善。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正常功能。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偏瘫后的前三个月,此时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用药及功能训练都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属于虚实
中风偏瘫还能治好吗
荆志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偏瘫属于中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脑中风偏瘫可以通过治疗,使患者的偏瘫症状得以改善,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时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正常功能。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偏瘫后的前三个月,此时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用药及功能训练都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中风能恢复正常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不一定能够恢复正常。中风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神经系统是中枢系统,而中枢损害不可再生,所以中风病是高致残性疾病。如果梗塞出现在关键运动部位时,患者无法完全恢复,会留有部分后遗症。部分中风后遗症能够在恢复期之内得到缓解,是由于压迫位置比较好,对局部功能损伤较小造成。
一般左边偏瘫多久才能康复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一般左边偏瘫最佳的恢复时期是在六个月之内,如果大于六个月,无论是左边还是右边偏瘫,都有可能不能够完全康复。主要是由于偏瘫这种疾病,在平时也叫做中风病,中风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此种疾病有一个高发的致残率,因此,往往患者都不会完全恢复。
年轻人中风的前兆
李丹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年轻人中风前兆,与其说前兆,不如说是危险因素,什么样人更容易得中风,即便是年轻人也有可能,比如有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从来没有到医院去就诊,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久坐、不运动等等,都是中风危险因素,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潜在房颤,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来排查,也就是即便是年轻人,也要排查以上危险因素,把中风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