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包括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动脉取栓)、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压及其他支持治疗。静脉溶栓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等符合条件的患者,需综合评估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动脉取栓针对大血管闭塞患者,同样要考虑相关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常用阿司匹林等,需考虑不同人群情况;血压控制要谨慎,依具体情况调整;其他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呼吸循环功能、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且不同人群有相应差异。

一、静脉溶栓治疗

1.适用情况:一般在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若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有研究显示能改善患者预后,使部分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对于发病6-8小时内的精选患者也可谨慎考虑静脉溶栓。

2.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患者静脉溶栓的风险和获益需综合评估,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出血等风险,但符合条件时仍可考虑;儿童患者静脉溶栓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因为儿童脑梗塞的病因、病理生理等与成人有差异,要谨慎权衡。

3.性别因素影响:性别对静脉溶栓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出现的个体差异反应。

4.生活方式影响: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考虑静脉溶栓时,需在治疗前后积极劝导其改善生活方式,以利于整体预后,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血管状态等,进而影响脑梗塞的恢复。

5.病史影响:有出血倾向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等的患者,静脉溶栓禁忌证相对较多,需详细评估病史后决定是否进行静脉溶栓。

二、血管内治疗

1.动脉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塞,发病6小时内的适合患者可考虑动脉取栓治疗,如在发病6-24小时内经过严格筛选的部分患者也可进行。多项研究表明,动脉取栓能显著改善大血管闭塞患者的预后,降低残疾率等。

2.年龄相关情况:老年患者行动脉取栓时,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心肺功能等,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但如果符合适应证仍可考虑。儿童患者大血管闭塞相对少见,动脉取栓的应用需极其谨慎,要根据具体病情严格评估。

3.性别相关情况:性别对动脉取栓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需关注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同反应,如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心理、身体反应等差异。

4.生活方式相关: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动脉取栓前后,都需要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促进血管健康和整体恢复。

5.病史相关:有严重心肺疾病病史、凝血功能严重异常病史等的患者,动脉取栓禁忌证较多,需仔细评估病史后确定是否可行手术。

三、抗血小板治疗

1.药物选择: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一般在患者不符合溶栓等紧急治疗且无禁忌证时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脑梗塞的风险。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能降低脑梗塞患者的复发风险等。

2.年龄因素: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抗血小板治疗,因为儿童脑梗塞的病因和成人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儿童中有待更多研究;老年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关注出血风险等,因为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有变化等。

3.性别因素:性别对单纯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较小,但在用药过程中需关注不同性别患者的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差异。

4.生活方式因素:有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注意这些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出血等风险,要劝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

5.病史因素: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出血性疾病病史等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需谨慎,因为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要评估利弊后使用。

四、控制血压

1.血压控制目标: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压控制需谨慎,一般在发病24小时内血压升高常见,若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可考虑谨慎降压治疗;若血压不是很高,一般先观察。有研究表明合理控制血压有助于脑梗塞患者的预后。

2.年龄差异: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更需个体化,因为老年患者的血压调节功能较差等,要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等;儿童脑梗塞患者血压控制需根据具体病情,因为儿童的血压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等。

3.性别差异:性别对血压控制目标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患者在血压波动时的身体反应可能有差异,需关注。

4.生活方式影响:有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控制血压过程中需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血压控制效果。

5.病史影响: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服药的患者,在急性脑梗塞时的血压控制需结合既往用药等情况综合调整;有低血压病史的患者在血压控制时需避免血压降得过低。

五、其他支持治疗

1.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维持良好的循环状态,对于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对于循环不稳定的患者需积极补液、维持血压等,这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脑灌注等至关重要,多项研究强调了维持呼吸和循环稳定对脑梗塞预后的重要性。

2.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保证热量、蛋白质等的摄入,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患者,需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应,不同年龄、性别等患者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并发症防治: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肺部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需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定期翻身、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保持呼吸道清洁等预防肺部感染。

了解疾病
脑梗塞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是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灶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主要是由于小脑动脉硬化,阻塞,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液化。建议用软坚散结的药物,疏通小血管,建立侧支循环,营养脑组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平时注意作息,饮食清淡,多喝水,防止情绪激动。
脑梗塞引起脑出血会死亡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如果造成了脑出血,这种情况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脑出血大于30毫升,并且表现出了脑疝,意识障碍,昏迷等等一些情况,这样是容易造成死亡。而如果仅仅表现出了脑出血十毫升左右,这样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也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
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怎能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脑半卵圆中心表现出腔隙性脑梗塞的时候,临床上主要是由于平时表现出的一些急性的疾病,表现出梗塞的时候,临床还要看偏瘫的严重程度,如果表现出严重的后遗症的时候,临床可以经过用药或者积极的康复锻炼,是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脑梗塞在发病早期的时候一定要及早的用药进行治疗。
大面积脑梗塞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塞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大面积脑梗塞会影响到大脑半球,甚至大脑前后动脉的区域,因此发展会比较急,甚至还会发生脑疝等的情况。因此建议病人如果检查出来是大面积脑梗塞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溶血栓治疗。同时也要对病人本身进行一下监测,看是否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病史,如果之前有的话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消栓通络片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栓通络片是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的,但是脑梗塞的病人最好是使用药物综合治疗,可以使用一些抗凝和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同时要严格的控制好血压。
脑梗塞流口水是正常的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脑梗塞表现出流口水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不受自主控制造成的,建议及时治疗,可以使用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或是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防止劳累。
脑梗塞治疗原则?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为调节脑循环,预防脑水肿,治疗并发症。可以经过适当的活动来调节脑循环,意识模糊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经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帮助侧支循环建立,因此达到缩小梗塞面积的目的。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需不需要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时是需要治疗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症治疗,不要耽误病情,主要是由于脑部毛细血管堵塞造成的神经功能异常,没有生命危险的。平时要注意饮食,防止吃油腻食物。能吃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缓解症状。
脑梗塞患者可以喝酒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但是可以少喝一点红酒。红酒当中含有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能够软化血管,对于预防和改善脑梗塞的病情有帮助。但是白酒和啤酒会使血管表现出明显的扩张现象,对于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影响都非常大,也会使脑梗塞的情加重,因此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
脑梗塞可以吃什么鱼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对于脑栓塞的病人,多见的淡水鱼或者海鱼都是能吃的,比如鲢鱼,草鱼,三文鱼和鲈鱼。脑栓塞的病人吃鱼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鱼肉不仅可以补充病人所需的蛋白质,还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梗塞的后遗症有哪些?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后遗症:第一、肢体运动功能的后遗症,也就是出现不可恢复的偏瘫或者是偏侧肢体的无力、行走不稳、站立不稳等症状。第二、感觉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出现持续的偏身的感觉障碍,持续的偏身、面部的感觉减退、麻木或者疼痛。第三、语言功能受损的表现,患者出现持续的语言表达的障碍,想说说不清或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不能正确表达自
脑梗塞患者要长期吃药吗
刘佳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吃药,因为脑梗塞的患者最长期的治疗就是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就是已经发生过脑梗的患者通过药物长期使用来避免今后再次脑梗的复发。二级预防的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这类药物以及他汀类的治疗。他汀类治疗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降低血脂,维持血脂在合理范围;另一个就是对抗血管动脉硬化,防止血管进一步的变细,同时起到稳
脑中风和脑梗塞一样吗
崔艳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脑中风和脑梗塞不一样,脑中风其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二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主要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即缺血性脑血管病,指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症候群,所以脑中风包括脑梗塞。患者可通过CT进行诊断,因为CT是鉴别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最直接、最方便手段,
脑梗塞后遗症的表现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认知功能障碍,就是反应迟缓、计算力下降、定向力下降,并且熟悉的人不认识了,熟悉的路也找不到了。第二、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啊,就是出现表达不清、理解障碍、口水呛咳。第三、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步态不稳、步态异常、行走姿势异常或者是手部精细功能丧失。第四、还有
脑梗塞后遗症治疗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脑梗塞会遗留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后遗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症状、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果发病后出现言语、吞咽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可以前往医院在专门治疗师指导下做相应的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以及运动功能训练,从而改善相关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在医院结束治疗以后,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做康复治疗。比如在小区里面借助相关设备做一些步
丘脑脑梗塞会导致植物人吗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丘脑脑梗塞一般不会变成植物人。丘脑梗塞临床表现有对侧肢体轻度乏力、活动不利,最主要的是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例如痛觉及温度觉减退,甚至有的表现为感觉异常、异常疼痛。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认知减退、记忆力及反应障碍。如果是双侧丘脑梗塞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严重时会导致植物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