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发烧白血病血常规
儿童反复发烧时,白血病相关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增多或减少)、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贫血)、血小板计数异常(减少);非白血病的感染性发热中细菌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多为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常规无特异性或轻度变化;血常规可初步筛选病情,可疑白血病需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特殊人群儿童出现反复发烧伴血常规异常时家长要重视,密切观察并配合检查等。
一、儿童反复发烧时白血病相关血常规表现
(一)白细胞计数异常
1.白细胞增多:白血病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明显升高,可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10/L。例如急性白血病患儿,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亚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异常增高,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从发病机制来讲,白血病细胞的无序增殖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超出正常范围,而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在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白血病时这种异常的白细胞增多并不能有效执行正常免疫功能。
2.白细胞减少:也有部分白血病患儿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可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比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可能先出现白细胞计数轻度减少,随着病情进展才会逐渐升高。其发生机制是骨髓内白血病细胞浸润,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导致正常白细胞生成减少。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
1.贫血表现:多数白血病患儿会伴有贫血,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正常。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影响了正常造血,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例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一般来说,血红蛋白浓度会呈进行性下降趋势,严重时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各器官功能,因为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运输至全身各组织,贫血会导致组织器官缺氧。
(三)血小板计数异常
1.血小板减少:白血病患儿往往存在血小板计数异常,多数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可低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抑制了巨核细胞的正常增殖和血小板的生成。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小板减少时患儿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比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除了有血小板减少外,还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二、儿童反复发烧但非白血病的血常规情况对比
(一)感染性发热的血常规表现
1.细菌感染:当儿童因细菌感染导致反复发烧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常明显增高。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至1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达70%以上,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性粒细胞作为主要的抗感染细胞被大量动员至外周血,发挥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复发烧,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常增高。比如病毒性感冒患儿,白细胞计数可能在正常范围或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可升高至60%左右,这是由于病毒感染主要激活机体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参与对病毒的识别和清除。
(二)非感染性发热的血常规表现
1.自身免疫性疾病:像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儿童反复发烧时,血常规可能无特异性改变,或仅有轻度的血细胞变化。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轻度贫血、血小板轻度升高等情况,但不像白血病那样有明显的血细胞数量及形态的显著异常。其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攻击自身组织器官,血常规变化相对白血病来说没有典型的白血病细胞特征性改变。
三、儿童反复发烧时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及进一步检查建议
(一)血常规的初步筛选作用
血常规是儿童反复发烧时初步评估病情的重要检查项目。通过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感染性、非感染性还是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例如白细胞明显异常升高且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时,高度提示血液系统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是否为白血病。
(二)进一步检查建议
1.骨髓穿刺:当血常规提示有白血病可疑表现时,如白细胞计数严重异常、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应及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可以直接观察骨髓中细胞的形态、数量及比例等情况,对于明确是否为白血病以及白血病的分型具有决定性意义。例如通过骨髓穿刺涂片镜检,可以发现大量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从而确诊白血病。
2.其他相关检查:还可能需要结合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发热,可能需要检查自身抗体等相关自身免疫指标。同时,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还可能需要进行肝肾功能、胸部X线等检查,以全面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明确反复发烧的病因。
四、特殊人群(儿童)在反复发烧伴血常规异常时的温馨提示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当出现反复发烧且血常规异常时,家长应高度重视。首先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变化、有无出血倾向等。如果发现患儿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皮肤瘀斑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在进一步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各项检查。同时,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避免盲目自行给患儿使用药物,尤其是一些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或掩盖病情的药物。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