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基底节脑梗塞表现

来源:民福康

双侧基底节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障碍(肌张力改变、肢体瘫痪)、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症状(情绪改变、人格改变)、语言功能障碍(失语、构音障碍);影像学表现有头颅CT发病早期现低密度影、随病情进展渐明显,头颅MRI对早期诊断更敏感,可显示特定信号病灶及病灶细节,且不同人群在各表现上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

肌张力改变:基底节区与运动调控密切相关,脑梗塞后可出现肌张力异常,部分患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如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这是因为基底节区病变影响了锥体外系对肌张力的调节功能。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对肌张力异常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可能症状更为明显;而儿童患者相对较少见双侧基底节脑梗塞,但一旦发生,由于其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肌张力改变可能会对运动发育产生更显著的影响。性别差异方面,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的个体对疾病的适应和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双侧基底节脑梗塞的风险高,且在发病后运动障碍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修复。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双侧基底节脑梗塞时,运动障碍可能更严重,恢复更困难。

肢体瘫痪: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如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这是由于基底节区的神经纤维受损,导致对肢体运动的传导障碍。对于儿童患者,偏瘫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发育和运动功能的获得,需要特别关注早期康复干预;老年患者出现偏瘫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的照护和协助康复训练。

2.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力减退:双侧基底节与记忆相关脑区有联系,脑梗塞后可能出现近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在年龄上,老年患者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有自然衰退趋势,脑梗塞导致的记忆力减退可能会加速认知功能的下降;儿童患者较少出现双侧基底节脑梗塞导致的明显记忆力减退,但如果发生,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认知发展。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异性,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酗酒等会加重认知功能损害风险,有头部外伤史、脑部感染史等病史的患者发生双侧基底节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更严重。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度下降,这与基底节区病变影响了大脑的信息整合和注意力调控功能有关。对于老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如容易发生意外摔倒等;儿童患者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业表现。

3.精神症状:

情绪改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表现,这是因为基底节区病变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平衡,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导致情绪调节功能紊乱。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脆弱性,脑梗塞后情绪改变可能会加重抑郁等心理问题;儿童患者相对较少出现明显的情绪改变,但如果发生,可能与疾病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活动受限等)有关,有家族精神疾病史的患者发生双侧基底节脑梗塞后情绪改变可能更易发生且更难控制。

人格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人格方面的变化,如变得淡漠、易怒等,这是由于基底节区病变影响了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导致人格调节中枢受到影响。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人格改变的表现和程度可能不同,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4.语言功能障碍:

失语:若双侧基底节病变累及语言相关脑区的传导通路,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不同类型的失语症。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则是患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能流利表达。在年龄方面,儿童患者发生语言功能障碍后,恢复相对较困难,因为其语言中枢还在发育中,需要早期进行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老年患者语言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降低生活质量。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噪音、头部受伤等可能增加语言功能障碍的风险,有脑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发生双侧基底节脑梗塞后语言功能障碍可能更复杂。

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发音不准确,这是由于基底节区病变影响了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功能,导致构音肌群的协调运动障碍。无论是儿童还是老年患者,构音障碍都会对其交流产生影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构音康复训练来改善。

二、影像学表现

1.头颅CT:在发病早期,可能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欠清,随着病情进展,低密度影会逐渐明显,可显示双侧基底节区的梗死灶范围、大小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但在诊断双侧基底节脑梗塞时仍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老年患者头颅CT检查相对较易进行,可清晰显示病变情况。不同性别患者头颅CT表现无本质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脑梗塞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头颅MRI:对双侧基底节脑梗塞的诊断更敏感,尤其是在发病早期,就能发现病灶。MRI可显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的病灶,还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细节,如是否累及周围组织等。儿童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脑部结构与成人不同,MRI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老年患者头颅MRI检查能更精准地评估双侧基底节脑梗塞的病变情况,对于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生活方式中肥胖、缺乏运动等可能与脑部血管病变相关,影响头颅MRI对双侧基底节脑梗塞的显示和判断,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头颅MRI显示双侧基底节脑梗塞的概率增加,且病灶特点可能有所不同。

了解疾病
脑梗塞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是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灶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主要是由于小脑动脉硬化,阻塞,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液化。建议用软坚散结的药物,疏通小血管,建立侧支循环,营养脑组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平时注意作息,饮食清淡,多喝水,防止情绪激动。
脑梗塞引起脑出血会死亡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如果造成了脑出血,这种情况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脑出血大于30毫升,并且表现出了脑疝,意识障碍,昏迷等等一些情况,这样是容易造成死亡。而如果仅仅表现出了脑出血十毫升左右,这样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也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
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怎能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脑半卵圆中心表现出腔隙性脑梗塞的时候,临床上主要是由于平时表现出的一些急性的疾病,表现出梗塞的时候,临床还要看偏瘫的严重程度,如果表现出严重的后遗症的时候,临床可以经过用药或者积极的康复锻炼,是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脑梗塞在发病早期的时候一定要及早的用药进行治疗。
大面积脑梗塞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塞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大面积脑梗塞会影响到大脑半球,甚至大脑前后动脉的区域,因此发展会比较急,甚至还会发生脑疝等的情况。因此建议病人如果检查出来是大面积脑梗塞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溶血栓治疗。同时也要对病人本身进行一下监测,看是否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病史,如果之前有的话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消栓通络片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栓通络片是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的,但是脑梗塞的病人最好是使用药物综合治疗,可以使用一些抗凝和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同时要严格的控制好血压。
脑梗塞流口水是正常的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脑梗塞表现出流口水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不受自主控制造成的,建议及时治疗,可以使用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或是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防止劳累。
脑梗塞治疗原则?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为调节脑循环,预防脑水肿,治疗并发症。可以经过适当的活动来调节脑循环,意识模糊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经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帮助侧支循环建立,因此达到缩小梗塞面积的目的。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需不需要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时是需要治疗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症治疗,不要耽误病情,主要是由于脑部毛细血管堵塞造成的神经功能异常,没有生命危险的。平时要注意饮食,防止吃油腻食物。能吃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缓解症状。
脑梗塞患者可以喝酒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但是可以少喝一点红酒。红酒当中含有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能够软化血管,对于预防和改善脑梗塞的病情有帮助。但是白酒和啤酒会使血管表现出明显的扩张现象,对于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影响都非常大,也会使脑梗塞的情加重,因此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
脑梗塞可以吃什么鱼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对于脑栓塞的病人,多见的淡水鱼或者海鱼都是能吃的,比如鲢鱼,草鱼,三文鱼和鲈鱼。脑栓塞的病人吃鱼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鱼肉不仅可以补充病人所需的蛋白质,还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梗塞的后遗症有哪些?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后遗症:第一、肢体运动功能的后遗症,也就是出现不可恢复的偏瘫或者是偏侧肢体的无力、行走不稳、站立不稳等症状。第二、感觉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出现持续的偏身的感觉障碍,持续的偏身、面部的感觉减退、麻木或者疼痛。第三、语言功能受损的表现,患者出现持续的语言表达的障碍,想说说不清或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不能正确表达自
脑梗塞患者要长期吃药吗
刘佳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吃药,因为脑梗塞的患者最长期的治疗就是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就是已经发生过脑梗的患者通过药物长期使用来避免今后再次脑梗的复发。二级预防的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这类药物以及他汀类的治疗。他汀类治疗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降低血脂,维持血脂在合理范围;另一个就是对抗血管动脉硬化,防止血管进一步的变细,同时起到稳
脑中风和脑梗塞一样吗
崔艳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脑中风和脑梗塞不一样,脑中风其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二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主要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即缺血性脑血管病,指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症候群,所以脑中风包括脑梗塞。患者可通过CT进行诊断,因为CT是鉴别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最直接、最方便手段,
脑梗塞后遗症的表现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认知功能障碍,就是反应迟缓、计算力下降、定向力下降,并且熟悉的人不认识了,熟悉的路也找不到了。第二、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啊,就是出现表达不清、理解障碍、口水呛咳。第三、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步态不稳、步态异常、行走姿势异常或者是手部精细功能丧失。第四、还有
脑梗塞后遗症治疗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脑梗塞会遗留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后遗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症状、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果发病后出现言语、吞咽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可以前往医院在专门治疗师指导下做相应的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以及运动功能训练,从而改善相关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在医院结束治疗以后,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做康复治疗。比如在小区里面借助相关设备做一些步
丘脑脑梗塞会导致植物人吗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丘脑脑梗塞一般不会变成植物人。丘脑梗塞临床表现有对侧肢体轻度乏力、活动不利,最主要的是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例如痛觉及温度觉减退,甚至有的表现为感觉异常、异常疼痛。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认知减退、记忆力及反应障碍。如果是双侧丘脑梗塞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严重时会导致植物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