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得脑梗塞
脑梗塞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血管壁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血管病、感染性血管病、结缔组织病等)、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液成分异常、低血压、心功能障碍等)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如年龄与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因素等)。血管壁病变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病因,其他血管壁病变也各有其致脑梗塞机制;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通过不同方式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或导致血栓形成等引发脑梗塞;其他危险因素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中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与脑梗塞发病密切相关。
一、血管壁病变
(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高脂血症时,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等易沉积在动脉内膜下,逐渐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大,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研究表明,当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脑部血流灌注不足,就可能引发脑梗塞。此外,高血压会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这些因素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塞密切相关。
(二)其他血管壁病变
1.先天性血管病:如先天性动脉瘤、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先天性动脉瘤是由于血管壁先天发育缺陷,局部薄弱形成囊状膨出,随着动脉瘤的增大,可能会破裂出血,或者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梗塞;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则是脑血管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的血管团,这些异常血管团的血流动力学与正常血管不同,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梗塞。
2.感染性血管病: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血管炎,可导致血管壁炎症、增厚、狭窄甚至闭塞。例如,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梅毒性动脉炎,从而影响脑部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3.结缔组织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可累及血管,导致血管壁炎症和损伤,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这类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血管壁,使血管的弹性和通畅性受到破坏,增加了脑梗塞的发病几率。
二、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一)血液成分改变
1.血液凝固性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术后患者等,容易发生血液高凝状态。这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增多、凝血因子含量增加等原因导致。当血液凝固性增加时,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如果堵塞脑部血管,就会引发脑梗塞。例如,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释放一些物质,可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了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2.血液成分异常:贫血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脑部供血供氧不足,长期可能导致脑梗塞相关的病理改变;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成分和功能,容易出现凝血异常或血管内栓塞等情况,进而引发脑梗塞。
(二)血流动力学改变
1.低血压:当血压过低时,脑部的灌注压降低,脑部血流减少。例如,一些老年人在服用降压药物过量时,可能会出现低血压情况,此时脑部血流不能维持正常的灌注,就有可能发生脑梗塞。特别是对于本身存在脑血管狭窄等基础病变的患者,轻微的血压下降就可能诱发脑梗塞。
2.心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部的血液供应不足。例如,冠心病患者如果发展到晚期出现心力衰竭,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包括脑部,就会使脑部血流减少,增加脑梗塞的发生几率。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就会造成脑梗塞。
三、其他危险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
1.年龄:脑梗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容易发生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同时身体的代谢功能、血流动力学调节能力等也逐渐衰退,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脑梗塞。例如,55岁以上人群脑梗塞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
2.性别:一般来说,男性脑梗塞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后发病率会有所上升。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雌激素具有一定的保护血管的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血管受到的保护作用减弱,从而增加了脑梗塞的发病风险。
(二)生活方式
1.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长期吸烟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大大增加,进而提高了脑梗塞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脑梗塞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很多。
2.酗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紊乱等。酒精可使血压短时间内升高,长期酗酒还会损伤肝脏,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异常,这些都不利于脑血管的健康,增加脑梗塞的发生可能性。
3.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容易出现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问题。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流动力学;血脂异常和高血压都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缺乏运动使得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脑梗塞的发病几率。
(三)病史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会使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会使脑血管发生玻璃样变、微动脉瘤等病变,这些都容易引发脑梗塞。长期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脑梗塞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升高。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神经纤维,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还会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这些因素都使得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增加脑梗塞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