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甲状腺炎是什么病
临床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共同特征是甲状腺炎症损伤,分为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桥本甲状腺炎好发于30-50岁女性,与遗传等因素相关,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功能异常等;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20-50岁成人,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甲状腺疼痛、全身症状及功能变化等。诊断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根据类型和病情分别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女性、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分类及特点
1.桥本甲状腺炎
发病情况: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炎类型,好发于30-50岁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0。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有家族聚集现象,某些基因缺陷会增加发病风险。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碘饮食可能会加重病情发展,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病理机制: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自身组织当作抗原,产生针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破坏,甲状腺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初期甲状腺功能可能正常,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滤泡细胞不断被破坏,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2.亚急性甲状腺炎
发病情况:多见于20-50岁成人,女性较男性多见。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后引发甲状腺免疫反应。
病理机制:病毒感染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甲状腺毒症表现,如心慌、手抖、多汗等;随后甲状腺滤泡细胞修复,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部分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但多为暂时性。
二、临床表现
1.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大:多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质地韧,表面光滑,一般无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肿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时无明显症状;若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出现乏力、畏寒、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等表现;少数患者在疾病早期因甲状腺滤泡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可能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如心慌、消瘦等,但持续时间较短。
2.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疼痛:甲状腺区域疼痛是典型表现,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
全身症状: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更高。
甲状腺功能变化:发病初期出现甲状腺毒症表现,如前面提到的心慌、多汗等;随着病情进展,进入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时,出现相应的甲减症状。
三、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桥本甲状腺炎:血清中TPOAb、TgAb显著升高是其重要特征,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甲状腺功能检查早期可能正常,随着病情发展,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甲状腺激素(FT3、FT4)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SH降低,FT3、FT4升高,但持续时间短。
亚急性甲状腺炎: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快是常见表现,疾病活动期ESR可大于50mm/h。甲状腺功能检查初期呈甲状腺毒症表现,随后逐渐恢复正常。甲状腺摄碘率显著降低,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呈现“分离现象”,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特征性表现。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匀,呈弥漫性低回声,可见网格样改变;亚急性甲状腺炎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回声减低。
四、治疗原则
1.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正常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超声,观察病情变化。对于有甲状腺肿大压迫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L-T4)治疗,以缩小甲状腺体积,但需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需长期服用L-T4替代治疗,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等调整药物剂量,使TSH维持在正常范围。
2.亚急性甲状腺炎
对症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如果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等风险,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一般为暂时性,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L-T4替代治疗,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可自行恢复正常,无需长期替代。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桥本甲状腺炎相对少见,若发病,在治疗上需更谨慎。使用L-T4替代治疗时,需严格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调整剂量,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亚急性甲状腺炎在儿童中也有发生,治疗时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需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更需权衡利弊,因其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影响。
2.妊娠女性:桥本甲状腺炎妊娠女性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在妊娠早期,TSH目标值应控制在0.1-2.5mU/L,妊娠中晚期控制在0.2-3.0mU/L,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L-T4剂量。亚急性甲状腺炎妊娠女性治疗时,非甾体抗炎药的选择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非常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3.老年患者: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使用L-T4替代治疗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因为老年患者对甲状腺激素的耐受性较差,避免因甲状腺激素剂量增加过快引起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老年患者在治疗时,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需注意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关注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感染等风险更高的情况,用药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