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烧与白血病发烧的区别是什么
发热在普通发烧与白血病发烧上有诸多区别。普通发烧多由常见感染等引起,体温波动有一定规律,经针对病因处理体温可渐复常,伴随症状相对局限于一两个系统且随体温恢复渐缓解,血常规有相应感染性变化,骨髓穿刺无异常,预后多良好;白血病发烧因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体温波动大且抗感染难控,常伴贫血、出血等症状,血常规有明显异常,骨髓象见大量异常增殖白血病细胞,预后相对较差,不同年龄预后有差异,儿童部分类型预后相对较好,老年患者因身体耐受性差等预后更差。
一、发热表现特点
1.普通发烧:多由感染等常见原因引起,体温波动通常有一定规律,比如感染性发热时体温可呈稽留热、弛张热等形式,一般体温升高幅度相对有一定范围,多在38℃-40℃左右,经过针对病因的一般处理,如抗感染、对症退热等,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且发热间歇期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精神、饮食等受影响相对较轻。例如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体温可能在38.5℃左右,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能下降,之后精神状态可能逐渐好转,饮食也会慢慢恢复正常。不同年龄人群普通发烧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普通发烧时可能因体温上升快而出现寒战等表现,而老年人普通发烧时可能体温上升不明显,但全身不适等症状可能较突出。
2.白血病发烧:往往是因为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异常增殖的白细胞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反复感染,发热情况较为复杂。体温可呈持续性低热,也可呈高热,体温波动较大,而且即使使用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体温也不容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白血病患者除了发热外,还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出血(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等表现。比如有的白血病患者会持续高热,体温达39℃-40℃以上,使用强效抗生素后体温仍不能完全降至正常,并且同时伴有皮肤紫癜等出血表现。不同年龄的白血病患者发烧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白血病患者发烧时可能更容易出现贫血加重的情况,而老年白血病患者发烧时可能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使得病情更加复杂。
二、伴随症状差异
1.普通发烧:如果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如果是肠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多伴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来说,伴随的其他系统症状相对局限于一个或两个系统,且与发热有较为明确的因果关系,随着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症状也会逐渐缓解。例如急性胃肠炎导致的发烧,除了发热外,腹泻次数会随着病情的控制而减少,腹痛也会逐渐减轻。不同性别在普通发烧伴随症状上差异不大,但生活方式不同可能有影响,比如长期久坐的人群在普通发烧时如果是运动相关感染引起,可能伴随肌肉酸痛等更明显的运动系统症状。
2.白血病发烧:除了发热外,常伴有贫血相关症状,如进行性面色苍白、活动后气短等;还可能有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另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可能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除了发热外,可能逐渐出现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同时伴有乏力、消瘦等表现。不同年龄的白血病患者伴随症状有所不同,儿童白血病患者可能在发热伴随症状上更容易出现骨痛,因为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可能引起骨膜刺激等导致骨痛;老年白血病患者伴随症状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而表现不典型,如合并糖尿病时,出血症状可能被掩盖等。
三、实验室检查区别
1.血常规
普通发烧:白细胞计数可能会有相应变化,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白细胞总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例如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引起的发烧,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可达15×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过70%。
白血病发烧:血常规往往有明显异常,白细胞计数可异常增高或降低,比如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可达(10-50)×10^9/L,也可降低,低于正常范围;同时可能伴有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降低(贫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情况。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显著增高,可达10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
2.骨髓穿刺检查
普通发烧:骨髓穿刺检查一般无异常,骨髓象正常,主要是机体针对感染等因素的正常骨髓造血反应。
白血病发烧: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骨髓象会有明显异常,可见大量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超过30%,并且可见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形态。
四、预后转归不同
1.普通发烧:一般经过及时有效的针对病因治疗,如抗感染、对症退热等,患者预后良好,体温可完全恢复正常,身体可恢复到病前状态,对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较小。例如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经过休息、服用抗病毒药物等治疗,1-2周内即可痊愈。不同年龄预后基本类似,只要及时干预,恢复情况较好,但老年人如果普通发烧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可能恢复相对较慢,但总体预后还是相对乐观。
2.白血病发烧:预后相对较差,因为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需要进行规范的抗肿瘤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等,病情容易反复,发热往往是疾病活动的表现之一,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存在复发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诱导缓解治疗后,仍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复发后再次治疗的难度增加,预后更差。不同年龄的白血病患者预后也有差异,儿童白血病中部分类型预后相对较好,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经过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而老年白血病患者由于身体耐受性差,治疗相关并发症多,预后相对儿童和年轻患者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