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脑瘫
脑瘫的观察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可通过观察运动发育情况(大运动发育落后、精细运动障碍)、留意姿势异常(静止和运动姿势异常)、关注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及平衡反射异常)、注意肌张力异常(增高、降低、波动)、观察其他伴随症状(智力、语言、视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来判断宝宝是否可能患有脑瘫;对于早产、低体重出生等高危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定期体检评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观察运动发育情况
1.大运动发育落后:正常宝宝在相应月龄会有特定的大运动表现,如3个月会抬头,6个月会独坐,8个月会爬,1岁左右会走。脑瘫宝宝往往大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比如3个月时不能抬头或抬头不稳,6个月时仍不能保持独坐姿势,身体左右不对称或摇晃明显,到了8个月还不会爬行,爬行时可能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不灵活,呈拖曳状,或者用双手和腹部支撑,下肢不能配合协调运动。1岁以后不能独立站立或行走,行走时可能出现剪刀步,即双腿交叉,脚尖着地,像剪刀一样。
2.精细运动障碍:精细运动主要指手部的抓握、捏取等动作。正常宝宝34个月时会有主动抓物的意识,67个月时能准确抓住眼前的物品,910个月时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体。脑瘫宝宝精细运动发育迟缓,可能到了相应月龄还不能完成这些动作,抓握物品时力量不足、姿势异常,或者不能准确地将物品放入指定位置。
二、留意姿势异常
1.静止姿势:脑瘫宝宝在安静状态下可能出现各种异常姿势。比如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双上肢屈曲,呈现角弓反张的姿势;俯卧位时,四肢屈曲紧贴床面,臀部高高抬起,不能自主抬头。有些宝宝还可能出现一侧肢体姿势异常,如一侧上肢内旋、内收,手握拳,另一侧肢体相对正常。
2.运动姿势:在活动过程中,脑瘫宝宝的姿势也会有明显异常。比如在抱起宝宝时,会感觉宝宝身体发软或发硬,发软时像“面条”一样,没有正常的肌肉张力;发硬时则表现为身体僵硬,很难改变姿势。当宝宝学走路时,可能会出现身体前倾、左右摇晃、步态不稳等情况,与正常宝宝平稳、协调的步态截然不同。
三、关注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新生儿出生后会有一些原始反射,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这些反射会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逐渐消失,被更高级的自主运动所取代。正常情况下,吸吮反射在47个月消失,握持反射在34个月消失,拥抱反射在36个月消失。如果宝宝到了相应月龄这些原始反射仍然存在,或者反射表现过于强烈、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提示有脑瘫的风险。
2.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射异常: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是宝宝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姿势的重要反射。正常宝宝在一定月龄会逐渐出现这些反射,如67个月时会出现颈立直反射,89个月时会出现迷路立直反射,1012个月时会出现降落伞反射。脑瘫宝宝这些反射可能出现延迟或不出现,导致宝宝在坐、站、走等过程中难以保持平衡,容易摔倒。
四、注意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紧张度增加,触摸宝宝的肌肉感觉比较硬,活动宝宝的肢体时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比如在屈伸宝宝的肘关节、膝关节时,会感觉像掰一根硬的木棍一样,有明显的抵抗感。肌张力增高在脑瘫宝宝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活动受限,动作僵硬、不灵活。
2.肌张力降低:与肌张力增高相反,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肌肉松弛,触摸宝宝的肌肉感觉很软,活动宝宝的肢体时感觉像没有骨头支撑一样,非常轻松,甚至可以过度伸展关节。这种情况在弛缓型脑瘫宝宝中较为多见,宝宝往往表现为身体软弱无力,抬头、翻身、坐立等动作都难以完成。
3.肌张力波动:有些脑瘫宝宝的肌张力会随着宝宝的情绪、活动状态等发生变化,时高时低。比如在宝宝哭闹、紧张时,肌张力会明显增高;而在安静、睡眠状态下,肌张力又会降低。这种肌张力的不稳定也会影响宝宝的运动功能发育。
五、观察其他伴随症状
1.智力发育迟缓:部分脑瘫宝宝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语言发育迟缓等。比如正常宝宝在89个月时会模仿大人的声音,1岁左右会说简单的单词,而脑瘫宝宝可能到了相应月龄还不能发出声音或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节,理解和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
2.语言障碍:脑瘫宝宝可能存在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语言理解能力差等问题。这可能与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口腔肌肉运动不协调等因素有关。宝宝可能说话晚,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或者发音含糊,别人难以听懂。
3.视觉、听觉障碍:一些脑瘫宝宝会伴有视觉或听觉方面的问题。视觉障碍表现为斜视、弱视、眼球震颤等,宝宝可能不能准确地注视物体,或者对眼前的物体没有反应。听觉障碍则表现为对声音不敏感,不能准确辨别声音的来源,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
4.癫痫发作:约有20%30%的脑瘫宝宝会伴有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全身性发作,如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也有部分性发作,如局部肢体的抽搐、感觉异常等。如果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短暂的意识丧失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等检查,以排除癫痫的可能。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缺氧、黄疸过高、颅内出血等高危儿,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这些宝宝患脑瘫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和发育评估,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同时,在宝宝的日常生活中,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耐心,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富有刺激的环境,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上述任何异常表现,不要惊慌,但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小儿神经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