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梗塞的方法

来源:民福康

预防脑梗塞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健康检查三方面着手。控制高血压要调整生活方式并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控制糖尿病需综合管理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控制高脂血症要调整饮食、运动并必要时用降脂药物。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遵循健康模式、减少不良摄入)、适量运动(保证时长和强度)、戒烟限酒。定期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老年人及有家族病史者要更重视。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多项研究表明,有效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脑梗塞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随访显示,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脑梗塞发生率较血压控制不佳者降低约30%-40%。生活方式上要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同时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还要保持健康体重,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特点,控制血压时要更平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建议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风险明显升高。要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饮食上要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定时定量进餐;运动方面同样需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频率和强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研究发现,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脑梗塞发生率比血糖控制不佳者降低约20%-30%。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因为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在血糖监测和药物调整时要更加谨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则要在保证母婴健康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胎儿发育及增加母体脑梗塞风险。

3.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脑梗塞密切相关。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同时结合运动来控制血脂,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59mmol/L以下,对于高危人群(如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要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脑梗塞的发生风险,例如他汀类药物使LDL-C每降低1mmol/L,脑梗塞风险可降低约20%。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下降,在使用降脂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为他汀类药物可能对肝脏有一定影响;肥胖的高脂血症患者在控制血脂时,减轻体重是重要的辅助措施,可进一步降低脑梗塞风险。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等健康饮食方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坚果等食物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血管炎症;全谷物能提供持续的能量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降低血脂等作用。研究显示,长期坚持地中海饮食的人群脑梗塞发生率比传统西方饮食人群低约25%。要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及盐的摄入,饱和脂肪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和部分植物油,反式脂肪常见于油炸食品、烘焙食品等,过多摄入会升高血脂,增加脑梗塞风险;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要尽量将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g以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要求有一定差异,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易消化,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优质瘦肉、鸡蛋、豆制品等。

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等。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一项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坚持规律运动的人群脑梗塞发生率比缺乏运动人群低约35%。不同性别在运动方式和强度上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要适当调整运动强度;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运动前要咨询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3.戒烟限酒:吸烟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脑梗塞风险。因此要坚决戒烟,戒烟后血管内皮功能会逐渐改善,脑梗塞风险也会随之降低。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g酒精,女性不超过15g酒精,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血脂紊乱,增加脑梗塞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绝对要避免吸烟饮酒,因为吸烟饮酒会严重影响胎儿发育;肝病患者要严格限制饮酒,以免加重肝脏损伤进而影响整体健康,增加脑梗塞风险。

三、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项目。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血液黏稠度等情况,若发现血液黏稠度异常可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进行相应治疗;心电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因为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源性脑栓塞,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干预。老年人要更加注重定期健康检查,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如家族中有脑梗塞患者,要增加检查频率,必要时进行更详细的血管方面检查,如颈动脉超声等,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颈动脉超声可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了解疾病
脑梗塞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是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灶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主要是由于小脑动脉硬化,阻塞,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液化。建议用软坚散结的药物,疏通小血管,建立侧支循环,营养脑组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平时注意作息,饮食清淡,多喝水,防止情绪激动。
脑梗塞引起脑出血会死亡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如果造成了脑出血,这种情况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脑出血大于30毫升,并且表现出了脑疝,意识障碍,昏迷等等一些情况,这样是容易造成死亡。而如果仅仅表现出了脑出血十毫升左右,这样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也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
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怎能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脑半卵圆中心表现出腔隙性脑梗塞的时候,临床上主要是由于平时表现出的一些急性的疾病,表现出梗塞的时候,临床还要看偏瘫的严重程度,如果表现出严重的后遗症的时候,临床可以经过用药或者积极的康复锻炼,是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脑梗塞在发病早期的时候一定要及早的用药进行治疗。
大面积脑梗塞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塞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大面积脑梗塞会影响到大脑半球,甚至大脑前后动脉的区域,因此发展会比较急,甚至还会发生脑疝等的情况。因此建议病人如果检查出来是大面积脑梗塞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溶血栓治疗。同时也要对病人本身进行一下监测,看是否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病史,如果之前有的话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消栓通络片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栓通络片是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的,但是脑梗塞的病人最好是使用药物综合治疗,可以使用一些抗凝和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同时要严格的控制好血压。
脑梗塞流口水是正常的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脑梗塞表现出流口水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不受自主控制造成的,建议及时治疗,可以使用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或是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防止劳累。
脑梗塞治疗原则?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为调节脑循环,预防脑水肿,治疗并发症。可以经过适当的活动来调节脑循环,意识模糊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经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帮助侧支循环建立,因此达到缩小梗塞面积的目的。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需不需要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时是需要治疗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症治疗,不要耽误病情,主要是由于脑部毛细血管堵塞造成的神经功能异常,没有生命危险的。平时要注意饮食,防止吃油腻食物。能吃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缓解症状。
脑梗塞患者可以喝酒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但是可以少喝一点红酒。红酒当中含有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能够软化血管,对于预防和改善脑梗塞的病情有帮助。但是白酒和啤酒会使血管表现出明显的扩张现象,对于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影响都非常大,也会使脑梗塞的情加重,因此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
脑梗塞可以吃什么鱼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对于脑栓塞的病人,多见的淡水鱼或者海鱼都是能吃的,比如鲢鱼,草鱼,三文鱼和鲈鱼。脑栓塞的病人吃鱼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鱼肉不仅可以补充病人所需的蛋白质,还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梗塞的后遗症有哪些?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后遗症:第一、肢体运动功能的后遗症,也就是出现不可恢复的偏瘫或者是偏侧肢体的无力、行走不稳、站立不稳等症状。第二、感觉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出现持续的偏身的感觉障碍,持续的偏身、面部的感觉减退、麻木或者疼痛。第三、语言功能受损的表现,患者出现持续的语言表达的障碍,想说说不清或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不能正确表达自
脑梗塞患者要长期吃药吗
刘佳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吃药,因为脑梗塞的患者最长期的治疗就是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就是已经发生过脑梗的患者通过药物长期使用来避免今后再次脑梗的复发。二级预防的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这类药物以及他汀类的治疗。他汀类治疗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降低血脂,维持血脂在合理范围;另一个就是对抗血管动脉硬化,防止血管进一步的变细,同时起到稳
脑中风和脑梗塞一样吗
崔艳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脑中风和脑梗塞不一样,脑中风其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二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主要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即缺血性脑血管病,指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症候群,所以脑中风包括脑梗塞。患者可通过CT进行诊断,因为CT是鉴别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最直接、最方便手段,
脑梗塞后遗症的表现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认知功能障碍,就是反应迟缓、计算力下降、定向力下降,并且熟悉的人不认识了,熟悉的路也找不到了。第二、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啊,就是出现表达不清、理解障碍、口水呛咳。第三、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步态不稳、步态异常、行走姿势异常或者是手部精细功能丧失。第四、还有
脑梗塞后遗症治疗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脑梗塞会遗留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后遗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症状、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果发病后出现言语、吞咽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可以前往医院在专门治疗师指导下做相应的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以及运动功能训练,从而改善相关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在医院结束治疗以后,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做康复治疗。比如在小区里面借助相关设备做一些步
丘脑脑梗塞会导致植物人吗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丘脑脑梗塞一般不会变成植物人。丘脑梗塞临床表现有对侧肢体轻度乏力、活动不利,最主要的是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例如痛觉及温度觉减退,甚至有的表现为感觉异常、异常疼痛。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认知减退、记忆力及反应障碍。如果是双侧丘脑梗塞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严重时会导致植物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