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怎么办
阴道出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包括月经和排卵期出血;病理性涉及妊娠相关疾病、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及其他疾病等。应对时要一般处理并及时就医检查。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青春期女性防内分泌失调,育龄期女性排查妊娠病,围绝经期警惕内膜癌,特殊人群兼顾原发疾病治疗。
一、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原因
月经: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会周期性脱落,导致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经期持续2-8天,经量约20-60毫升。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情况,但多会随年龄增长逐渐稳定;育龄期女性月经异常可能与妊娠相关疾病等有关;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是常见表现,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
排卵期出血:在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引起少量阴道出血,一般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有的仅表现为少量褐色分泌物,多发生在规律月经周期的中间时期,部分女性可能因排卵期激素波动出现轻微下腹不适。
2.病理性原因
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多见于孕早期,常因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如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导致,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常伴有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孕妇,需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若无禁忌证可适当进行保胎治疗,但要密切监测胚胎发育情况。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多在停经6-8周出现阴道出血,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常伴有腹痛,若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出现大量腹腔内出血,危及生命。对于有停经史且阴道出血伴有腹痛的女性,要高度怀疑异位妊娠,需及时就医进行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表现为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多见于经产妇或多产妇;胎盘早剥多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等高危因素,表现为阴道出血,常伴有腹痛,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等表现,对母儿危害极大。
生殖系统炎症
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阴道黏膜充血,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外阴瘙痒等症状。不同类型阴道炎的分泌物特点不同,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出血、妇科检查后出血等;慢性宫颈炎可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经间期出血等。
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以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
生殖系统肿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肌壁间子宫肌瘤较大时也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异常。
宫颈癌: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晚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还伴有阴道排液,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其他疾病
内分泌失调: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全身多部位出血,包括阴道出血,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表现。
二、阴道出血的应对措施
1.一般处理
休息:出现阴道出血时,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活动量有助于减轻出血症状,尤其是对于因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的少量阴道出血。
观察出血情况: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颜色、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腹痛等其他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多,如超过平时月经量,或出血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剧烈腹痛等,应及时就医。
2.及时就医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会进行妇科专科检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初步判断出血的来源。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了解子宫、附件的形态、结构,有无占位性病变、孕囊位置等,如怀疑妊娠相关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时常用。
妊娠试验: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怀疑妊娠相关疾病时需进行妊娠试验,如血hCG测定,以明确是否怀孕及妊娠状态。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对于怀疑内分泌失调的患者,可能还会检测性激素六项等。
病理检查:如对宫颈病变、子宫内膜病变等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金标准。
三、不同人群阴道出血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阴道出血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较为常见。此阶段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可能会加重内分泌紊乱。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调整月经周期等治疗方法,如使用孕激素等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2.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阴道出血需重点排查妊娠相关疾病,如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出现阴道出血,应首先考虑妊娠情况。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阴道出血伴有腹痛等症状,要尽快就医,以免延误异位妊娠等疾病的诊治。
3.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阴道出血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等疾病。此阶段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同时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不要忽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4.特殊人群
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女性出现阴道出血,除了针对阴道出血进行处理外,还需积极治疗原发血液疾病。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要提升血小板数量来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风险。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