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脑损伤有什么症状
孩子脑损伤会在运动功能、姿势、反射、智力及认知、语言、感官等多方面出现症状,如运动功能有肌张力异常(增高或降低)、运动发育落后(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姿势有异常姿势(头后仰、角弓反张、双手握拳);反射有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或异常反射引出;智力及认知有智力低下(认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语言有发育落后(发音、理解和表达);感官有视觉(视力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听觉(听力减退、对声音定位差)异常,怀疑孩子脑损伤应及时就医,高危因素孩子要密切观察发育指标。
一、运动功能方面的症状
(一)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孩子脑损伤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肌肉较硬,活动时阻力增大。例如在被动活动孩子肢体时,能明显感觉到肌肉紧张度超出正常范围。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正常调控,使得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会出现上肢内收、内旋,下肢交叉呈剪刀样等姿势。
2.肌张力降低:也有部分孩子会出现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肌肉松软,肢体活动时活动度增大,缺乏正常的张力支撑。比如孩子的肢体看起来比较软塌,自主运动减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等。这是由于脑损伤导致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和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使得肌肉无法维持正常的紧张度。
(二)运动发育落后
1.大运动发育落后:正常孩子在相应月龄会有一定的大运动能力,如2-3个月会抬头,4-5个月会翻身,6-7个月会独坐等。脑损伤孩子可能在这些月龄段不能达到相应的运动发育水平。例如,5个月大的孩子仍不能抬头,或者8个月大的孩子还不能独坐等。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孩子神经运动功能的发育,导致运动能力的发展滞后于正常儿童。
2.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精细运动方面,正常孩子4-6个月会伸手够物,9-12个月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体等。脑损伤孩子可能在这些方面表现落后,如10个月大的孩子还不能准确伸手够物,1岁半仍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珠子等。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手部神经肌肉的协调功能,从而导致精细运动发育迟缓。
二、姿势方面的症状
(一)异常姿势
1.头后仰:孩子脑损伤时可能出现头后仰的姿势,尤其在仰卧位时,头部向后仰,与正常孩子仰卧位时头部稍向前倾的姿势不同。这是由于颈部肌肉的张力异常以及脑部对颈部姿势调控的异常所致。
2.角弓反张:严重的脑损伤孩子可能出现角弓反张的姿势,即背部肌肉紧张,头向后仰,下肢伸直,整个身体呈弓形。这是因为脑部损伤导致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失调,引起肌肉的强烈收缩和痉挛,从而呈现出这种异常的姿势。
3.双手握拳:孩子脑损伤后常出现双手握拳的情况,而且难以打开,即使试图掰开也比较困难。这是由于手部肌肉的张力异常以及神经对手部肌肉的支配异常导致的,反映了脑部损伤对肢体运动控制的影响。
三、反射方面的症状
(一)原始反射延迟消失
1.拥抱反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出现拥抱反射,一般在3-6个月时消失。脑损伤孩子的拥抱反射可能延迟消失,例如6个月以上的孩子仍能引出明显的拥抱反射。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导致原始反射不能按时消退。
2.握持反射:正常新生儿有握持反射,通常在3-4个月时消失。脑损伤孩子的握持反射可能延迟消失,如4个月以上的孩子仍有较强的握持反射。这也是由于脑部损伤干扰了神经对反射的调控机制,使得原始反射的消失时间延迟。
(二)异常反射引出
1.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正常孩子在4-6个月后该反射应消失,脑损伤孩子可能在6个月后仍可引出不对称颈紧张反射,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该侧上肢伸直,对侧上肢屈曲。这是因为脑损伤破坏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平衡和协调功能,导致异常的反射被引出。
四、智力及认知方面的症状
(一)智力低下
1.认知发育迟缓:脑损伤孩子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的情况,在认知方面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理解和反应能力落后于正常儿童。例如,对颜色、形状等基本认知概念的理解较晚,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在相应月龄对简单的事物进行认知和区分。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大脑的神经发育和功能,进而影响了智力和认知的发展。
2.注意力不集中:部分脑损伤孩子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难以长时间关注某一事物,对周围的刺激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是由于脑部损伤导致大脑的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影响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五、语言方面的症状
(一)语言发育落后
1.发音延迟:正常孩子在1岁左右开始会叫简单的爸爸、妈妈等称呼,脑损伤孩子可能发音延迟,如1岁半仍不能清晰发出简单的音节。这是因为语言中枢的发育受到脑损伤的影响,导致语言发音的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
2.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落后:脑损伤孩子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也可能出现落后情况,例如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如“把玩具拿过来”等,或者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这是因为脑部损伤影响了语言相关神经区域的功能,从而导致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育迟缓。
六、感官方面的症状
(一)视觉异常
1.视力障碍:脑损伤可能影响孩子的视力,出现视力障碍的情况。例如,孩子可能对光线的反应不灵敏,或者不能准确追踪物体的移动等。这是因为脑部损伤波及到了视觉中枢或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影响了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和运作。
2.眼球运动异常:部分脑损伤孩子会出现眼球运动异常,如眼球震颤、眼球不能灵活转动等。这是由于脑部损伤影响了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导致眼球运动出现异常表现。
(二)听觉异常
1.听力减退:脑损伤可能导致孩子听力减退,对声音的反应不敏感。例如,叫孩子名字时没有及时回应等。这是因为脑部损伤影响了听觉中枢或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使得孩子的听力受到影响。
2.对声音定位能力差:脑损伤孩子还可能出现对声音定位能力差的情况,不能准确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这是由于脑部损伤干扰了声音信号的处理和定位相关的神经功能,导致孩子对声音的定位能力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脑损伤的症状可能因损伤的程度、部位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怀疑孩子有脑损伤的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最大程度促进孩子的康复。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孩子,如早产、窒息等,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各项发育指标,一旦发现异常表现,要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