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是什么病
甲状腺炎是一类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大的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分类包括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多见于30-50岁女性,可致甲状腺破坏、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中年女性多见,起病急,有疼痛、发热等表现,功能可先亢后恢复正常)、化脓性甲状腺炎(细菌感染引起,任何年龄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有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感染症状)。发病机制因类型而异,临床表现各有特点,诊断靠实验室检查(如自身抗体、血沉等)和影像学检查(超声、核素扫描等),治疗原则分别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群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分类及常见类型
1.桥本甲状腺炎:也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炎类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女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这些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缓慢破坏,初期可能甲状腺功能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2.亚急性甲状腺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较急,典型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疼痛程度不一,同时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甲状腺功能可先出现亢进表现,随后恢复正常,部分患者会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3.化脓性甲状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甲状腺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如颈部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起病较急,表现为甲状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可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二、发病机制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以桥本甲状腺炎为例):遗传易感性是基础,在某些环境因素(如感染、应激、碘摄入异常等)作用下,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中的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等视为外来抗原,产生相应抗体,这些抗体持续攻击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甲状腺功能逐渐受到影响。
2.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毒感染后,甲状腺滤泡被病毒破坏,释放出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同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对受病毒损伤的甲状腺组织进行修复,之后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3.化脓性甲状腺炎:细菌通过血行传播、直接蔓延等途径到达甲状腺,引起甲状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细菌在甲状腺内繁殖,导致局部组织红肿、坏死、脓液形成。
三、临床表现
1.桥本甲状腺炎: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逐渐肿大,多呈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质地韧,表面光滑。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表现为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包积液、黏液性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2.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初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肿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同时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可出现心悸、多汗、手抖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可出现上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表现,但一般为暂时性,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3.化脓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局部红、肿、热、痛,可触及肿物,有波动感(脓肿形成时),同时伴有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等并发症。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检查早期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清中TPOAb、TgAb显著升高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见T3、T4升高,TSH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期),之后T3、T4逐渐降低至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红细胞沉降率(ESR)显著增快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重要实验室特征,同时可检测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自身抗体,但一般滴度较低。
化脓性甲状腺炎: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甲状腺功能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甲状腺超声可见甲状腺内低回声区,有脓液时可出现液性暗区,甲状腺穿刺可抽出脓液,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于三种甲状腺炎均有重要诊断价值。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低回声区;亚急性甲状腺炎超声可见甲状腺肿大,回声减低;化脓性甲状腺炎超声可见甲状腺内脓肿形成的液性暗区等改变。
核素扫描: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可出现甲状腺摄取功能降低,呈“冷结节”表现,有助于与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
五、治疗原则
1.桥本甲状腺炎:若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超声即可;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需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2.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是对症治疗,疼痛明显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对于症状较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对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一般为暂时性,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3.化脓性甲状腺炎: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若形成脓肿,需进行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以排出脓液,促进感染控制。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甲状腺炎相对较少,若发生亚急性甲状腺炎,起病可能较急,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及病情变化,治疗上应谨慎选择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对症治疗;若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需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儿童的身高、智力等发育。
2.妊娠期女性:桥本甲状腺炎妊娠期女性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的剂量;亚急性甲状腺炎妊娠期女性用药需谨慎,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化脓性甲状腺炎妊娠期女性治疗时要考虑胎儿的安全,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
3.老年人群:老年甲状腺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左甲状腺素钠片的起始剂量要低,调整速度要慢,避免诱发心血管疾病;亚急性甲状腺炎老年患者全身症状可能较重,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化脓性甲状腺炎老年患者感染容易扩散,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及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