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怎么检查

来源:民福康

脑血栓的相关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头颅CT、头颅MRI、脑血管造影检查)和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脂血糖检查)。头颅CT可初步筛查但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头颅MRI对早期脑梗死更敏感,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金标准”;血液检查中血常规可助判感染等因素,凝血功能检查关乎凝血状态与治疗,血脂血糖检查能反映代谢状态及脑血栓高危因素,不同检查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

一、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检查意义:是脑血栓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发病后即刻进行头颅CT检查,可早期排除脑出血等类似疾病。多数脑血栓患者在发病24-48小时后头颅CT可见低密度梗死灶。对于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头颅CT能快速明确脑部情况,区分是脑血栓还是其他脑部病变。但对于早期(发病6小时内)的脑血栓,头颅CT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时,操作需根据患者配合程度调整,儿童患者可能需要适当镇静等特殊处理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而老年患者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体位等问题,避免引发不适。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进行头颅CT检查时,其脑部血管等情况可能因生活方式影响而更易出现异常,但头颅CT主要还是依据影像学表现来判断是否为脑血栓。

病史影响:有既往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头颅CT可对比既往影像,更准确判断本次是否为脑血栓复发等情况。

2.头颅MRI

检查意义:对脑梗死的检出比头颅CT更敏感,尤其是在脑梗死早期(发病数小时内)就能发现病灶。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可在超早期(发病6小时内)发现缺血灶,对于明确脑血栓的部位、范围等有重要价值。对于怀疑脑血栓但头颅CT无阳性发现的患者,头颅MRI是更好的选择。例如,在年轻的脑血栓患者中,头颅MRI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有助于精准诊断。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时,要注意检查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患儿的耐受性,可能需要在安静状态下检查;老年患者可能存在体内金属植入物等情况时需提前评估是否适合进行头颅MRI检查,因为金属植入物可能在磁场中发生移位等危险。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对头颅MRI检查本身无直接影响,但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如肥胖与糖尿病等)可能影响脑血栓的发生,而头颅MRI主要是辅助诊断脑血栓。

病史影响:有脑部手术史等情况的患者,头颅MRI检查需谨慎,要考虑是否存在金属异物等对检查的影响以及对病情判断的影响。

二、脑血管造影检查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检查意义: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可以直接显示脑血管的形态、有无狭窄、闭塞及动脉瘤等情况。对于考虑脑血栓但病因不明确,需要明确脑血管具体病变情况的患者,DSA检查尤为重要。例如,能清晰看到脑动脉的狭窄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血管畸形等,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精确依据。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进行DSA检查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儿童血管较细,操作难度大,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技术,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耐受情况;老年患者进行DSA检查时,要评估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因为检查过程可能对身体有一定负荷。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酗酒等导致血管病变的生活方式,在DSA检查中可更直观地看到血管受影响的程度,有助于医生结合生活方式因素综合判断脑血栓的病因。

病史影响:有多次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DSA检查能更清楚地了解脑血管的现状,判断是否有新的病变或原有病变的进展情况。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

检查意义:可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如白细胞计数等。如果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等情况,而感染可能是脑血栓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结果的正常范围有所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医生会根据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血常规结果是否异常。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血常规的各项指标与成人有差异,如儿童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医生需要依据儿童的具体年龄来判断血常规结果是否提示感染等可能与脑血栓相关的情况;老年患者的血常规也可能因衰老等因素出现一些变化,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生活不规律等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但主要还是通过血常规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可能与脑血栓相关的全身性因素。

病史影响: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血常规结果可能本身就异常,医生需要结合病史来区分是原有疾病还是与脑血栓相关的新情况。

2.凝血功能检查

检查意义: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脑血栓的发生风险,也会影响后续的治疗。例如,凝血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而凝血功能低下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不同年龄的患者凝血功能正常范围有差异,医生会据此评估患者的凝血情况与脑血栓的关系。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凝血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其凝血指标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因血管老化等因素出现变化,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时需考虑年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判断是否与脑血栓相关。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服用某些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抗凝剂等)的患者,其凝血功能检查结果会受到生活方式中药物服用的影响,医生需要结合生活方式详细询问用药情况来综合判断。

病史影响: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其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本身可能异常,医生要依据病史来分析与本次脑血栓的关联。

3.血脂、血糖检查

检查意义: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血糖异常(如高血糖)是脑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检查血脂和血糖水平,可以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例如,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增加脑血栓的发生几率;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不同年龄的患者血脂、血糖正常范围不同,医生会根据年龄等因素判断患者的代谢指标是否异常。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血脂、血糖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血脂、血糖水平会有相应变化;老年患者的血脂、血糖调节能力下降,更易出现异常,医生需要结合年龄因素来评估是否存在脑血栓的高危因素。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血脂升高;长期高糖饮食、运动量少等会导致血糖异常,这些生活方式因素都会通过影响血脂、血糖水平进而增加脑血栓的发生风险,医生在检查时会询问患者生活方式以综合判断。

病史影响: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其血脂、血糖水平本身可能就异常,医生要依据病史来监测病情控制情况以及是否与本次脑血栓相关。

了解疾病
脑血栓
脑血栓是指患者因血管壁增厚、血管损伤、血管畸形、血液成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局部供血减少、中断,从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中风和脑血栓的区别
陈海波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中风即脑卒中,脑卒中和脑血栓的区别主要包括病因和治疗方法。1、病因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狭窄闭塞、血流动力学异常、颅内感染、红斑狼疮、结节性大动脉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而出血性脑卒中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瘤、动脉畸形、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脑血栓一般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成分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导致的。2、治疗方法脑卒
脑血栓病人不能吃什么食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血栓病人需要禁食的食物比较多,一是过咸食物及腌制品,比如烟酒、浓茶、咖啡以及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二是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也不能食用,比如黄瓜、香菇、木耳以及海带等。平时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缓解脑血栓的症状。
脑血栓能吃海鲜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当然能吃海鲜,只要不过量,因为海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一些营养成分,对调理身体非常有益,而且海鲜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所以特别适合患有糖尿病的人食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血尿酸升高,尽量不要吃海鲜,因为海鲜中的嘌呤含量很高,很容易造成痛风。所以,脑血栓病人,若无痛风史,可适当食用一些海产品
脑血栓病人手肿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如果表现出手肿,主要是由于瘫痪侧上肢静脉回流较差,严重者可发生静脉血栓,部分脑梗塞病人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和瘫痪侧肢体活动能力差有关,所以,应尽可能活动患侧肢体,以促进静脉肌肉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等表现的发生。若肿大不能减轻,可行肢体动静脉彩超检查,确定有无静脉血栓。若有静
中风脑血栓脑梗的区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是中医的说法,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其中出血性中风也就是指的脑出血,而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血栓。脑梗塞和脑血栓也是存在区别的,其中脑梗塞是因为脑的血管狭窄和堵塞造成,一般是因为脑血管的硬化和脑动脉内的粥样斑块导致的。而脑血栓是因为栓子的脱落造成脑血管的突然梗阻造成,绝大部分栓子来源
耳鸣脑袋嗡嗡响是脑血栓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病人表现出耳鸣的症状脑袋嗡嗡响有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病人常常会因为脑供血不足,或者脑梗塞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内耳及听神经的供血不足状况,就容易引发耳鸣甚至脑鸣症状的产生。对于中老年病人来说,尤其需要注意脑血栓发生的风险。所以,对于表现出耳鸣和脑袋嗡嗡响症状的病人,需要进一步做脑部的影像学检查,排查是
眼睛充血是脑血栓的前兆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充血并不是脑血栓的前兆,多是眼睛本身的疾病所致,如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球结膜下出血等;另外,睡眠不足也会导致眼睛充血。脑血栓前兆多表现为轻度的头晕、头痛、血压出现波动以及短暂的手脚麻木感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患者可以应用左氧氟沙星或者妥布
脑血栓后头晕躺着不晕站起来头晕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可能是贫血和低血压造成的眩晕,可以测一下血压,做个血常规,平时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动物肝、大枣、红糖等。头晕目眩可能是气血亏虚导致的,建议注意饮食营养,多休息,可考虑服用补气养血的四物合剂,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为好。
脑血栓用ct好还是核磁共振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显示颅检查,如果原来的电影,和第一个和第二个电影,建议如无特殊要求,ct可以,价格也有差异,发病的早期ct西门出来,就像做核磁共振更好的核磁共振,但一些核磁共振比ct更贵。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在没有别的方面出血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mri检查,使检查更加全面。
脑血栓挂什么科?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建议您可以选择至当地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就诊,但是您这种症状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患有脑血栓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头部受凉、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诊断为患有脑血栓,则可能是因为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建议您在平时需要控制好自身的血压值、血脂值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扩张血管类
消栓通络片治疗脑血栓效果咋样?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北京同仁堂消栓通络片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栓引起的肢体无力、肢体麻木、行走不稳、视物模糊、口角歪斜、饮水呛咳、言语困难、发音不清、精神呆滞、手足发凉等症,作用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栓通络片是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以血管、经络为起点而通达全身,调动躯体网络的多种细胞与分子成分,从而促进脑血栓后结构和功能的重塑,发挥其治疗作用,效果还是不错的,可
预防脑血栓复发吃什么药好?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老百姓口中的脑血栓一般就是临床上常说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很多人听说过脑血栓,也见过脑血栓的病人,知道它严重,知道可导致偏瘫,甚至可致人死亡,但很多人不知道脑血栓会复发,导致雪上加霜,祸不单行。预防脑血栓的复发很有必要,如何预防?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脑血栓的发生,同样可导致脑血栓复发。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超
脑梗死和脑血栓有什么区别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指梗死灶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而脑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就是说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产生病变的因素,也就是说脑梗死可以由脑血栓形成来产生,也可以由栓塞来形成,也可以有低灌注性脑梗死,也可以是血管继发的痉挛造成脑梗死。因此,脑梗死外延比较宽泛,而脑血栓就是单纯的在血管里面形成了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
脑血栓前兆有什么表现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栓发病前多数都会有前兆,可有以下表现。第一、突然出现眩晕、视物模糊、复视、头痛等症状,而且头痛性质与以往不同,持续时间较长,以前可能是间歇性现在变为持续性。第二、可以出现肢体或面部麻木,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表现为下肢行走不利,上肢不能上举。第三、还有可能会出现饮水呛咳、口角歪斜、流涎、言语不清、含糊或者是词不达意等症状。
脑梗塞和脑血栓的区别是什么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梗塞是指血管闭塞后出现脑组织缺血坏死,也称为脑梗死,而脑血栓是指血管形成血栓闭塞。其实,脑梗塞和脑血栓本质一样,都是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流减少或者是血流中断,促进脑组织坏死,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所以脑血栓和脑梗塞本质一样。另外,对于患者或家属来说,应知道脑血栓和脑梗死是一类疾病,代表病人出现了脑梗死。
脑血栓早期症状有哪些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栓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一侧肢体无力,甚至可能伴随吐词不清症状。脑血栓作为一种缺血性的疾病,在临床当中较为多见,且主要以夜间发病为主。所以,晨间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或者口眼歪斜者,需要考虑有脑血栓的可能性,部分脑血栓患者的早期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以及肢体震颤的现象。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