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败血症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或低体温、寒战、乏力,局部症状如感染病灶表现(皮肤黏膜、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感染灶相关表现),以及器官功能受累表现(心血管系统心率、血压变化,呼吸系统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困难,神经系统意识改变、头痛,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一、全身症状表现
(一)发热或低体温
1.发热情况: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多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5℃以上,这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约70%-80%的败血症患者发病初期会出现体温>38℃的情况,且体温波动较大,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升降变化。
2.低体温情况:部分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老年人或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低体温,体温低于36℃。这是因为这类人群的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对感染的反应能力不如正常人,当发生败血症时,体温调节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体温偏低,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预后相对较差。
(二)寒战
患者可出现寒战表现,这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刺激机体,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增加。寒战往往与发热同时出现,在体温上升期较为明显,例如在败血症早期,很多患者会先有寒战,随后体温迅速升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寒战可能表现得更为剧烈,需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因为频繁的寒战可能导致能量消耗过大,加重机体的代谢负担。
(三)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缺乏体力,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同时机体的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感到疲倦、无力。无论是成年败血症患者还是儿童败血症患者,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对于老年败血症患者,乏力可能会使其原有的基础疾病加重,如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乏力可能诱发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二、局部症状表现
(一)感染病灶表现
1.皮肤黏膜感染灶:如果败血症是由皮肤黏膜感染扩散引起,皮肤可出现相应表现,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有破损或溃疡等。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常可在皮肤破损处出现局部的化脓性感染病灶,表现为红肿热痛,随着病情进展,感染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对于婴幼儿患者,皮肤较为娇嫩,皮肤感染灶可能更易扩散,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婴幼儿皮肤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呼吸道感染灶:若败血症源于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的性质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可能咳出脓性痰;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继发败血症时,痰液可能为白色黏液痰。对于有吸烟史的老年败血症患者,呼吸道感染灶可能更容易发展为败血症,且由于长期吸烟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可能更为复杂,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
(二)其他局部相关表现
1.泌尿系统感染灶相关表现:如果败血症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腰痛等表现。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尿道较短等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继发败血症,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女性的泌尿系统感染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注意个人卫生。而老年男性患者若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可能因泌尿系统感染引发败血症,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且由于老年患者对疼痛等感觉的敏感性下降,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消化道感染灶相关表现:当败血症由消化道感染引起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大肠杆菌引起的消化道感染继发败血症,患者的腹泻可能较为频繁,粪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脓血。对于儿童患者,消化道感染继发败血症时,由于其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腹泻等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三、器官功能受累表现
(一)心血管系统受累
1.心率变化: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心率加快,这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应激反应。一般心率可超过100次/分钟,因为感染引起的炎症介质释放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代偿性增快。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心率加快可能更为明显,且过快的心率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等相关指标。
2.血压变化: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导致感染性休克。早期可能表现为脉压差减小,随后血压进行性下降,收缩压可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超过40mmHg。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退等因素,对血压变化的耐受性较差,败血症导致的血压下降可能更快地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如脑灌注不足可导致意识障碍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液体复苏等治疗措施来维持血压稳定。
(二)呼吸系统受累
1.呼吸频率改变: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以增加通气量,改善缺氧状况。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呼吸系统疾病的败血症患者,呼吸急促可能更为明显,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加强对呼吸功能的监测,如血气分析等检查,以评估氧合情况。
2.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这是由于肺部感染加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进一步加重。儿童患者在出现呼吸困难时,由于其呼吸肌发育尚未完善,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更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形态等情况,及时采取吸氧等呼吸支持措施。
(三)神经系统受累
1.意识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表现。这是因为感染产生的毒素等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功能障碍。对于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拒乳、烦躁不安、抽搐等,需要早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干预。
2.头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头痛症状,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病情而异。例如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同时伴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对于老年败血症患者,头痛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感染、血压变化等,需要综合分析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四)消化系统受累
1.恶心、呕吐:败血症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摄入不足,需要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腹胀、腹痛: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严重时可能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例如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可能更容易引发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导致腹胀、腹痛等症状加重。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等基础疾病的败血症患者,腹胀、腹痛可能提示病情更为复杂,需要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