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做什么检查可以确诊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需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及其他检查。病史询问症状、基础疾病和生活方式;体格检查测血压、查颈部血管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TCD、头部CT/MRI、CTA/MRA;血液检查有血常规、血生化;其他检查有颈部血管超声、心电图及Holter,各检查从不同方面助力明确脑供血不足的病因、部位等以制定诊疗方案。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脑供血不足相关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同时还会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有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因素对于判断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和病情发展至关重要。比如,长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可能变差,容易影响脑供血;而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也可能增加脑供血不足的风险。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是否正常,因为高血压或低血压都可能影响脑供血;检查颈部血管,触摸颈动脉是否有异常搏动、杂音等,初步判断颈部血管是否存在狭窄等问题;还会检查神经系统,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感觉、反射等情况,看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原理及意义: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检查技术。它可以检测脑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管搏动指数等指标。通过TCD检查能够初步评估脑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痉挛、血流速度异常等情况,从而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脑供血不足以及脑供血不足的大致部位。例如,如果检测到某条脑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提示该动脉可能存在狭窄或痉挛,导致脑供血减少。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大多数怀疑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尤其是一般情况较好、没有严重颅内血管病变禁忌证的患者。检查前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但检查时患者需要暴露头部,配合医生操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颅骨较薄,TCD检查相对更易进行,但同样要注意操作的轻柔。
2.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
头部CT:
原理及意义:头部CT可以快速提供脑部的解剖结构图像,有助于发现脑部是否存在梗死、出血、肿瘤等病变,这些病变都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例如,如果CT显示有脑梗死病灶,那么可以明确脑供血不足是由梗死引起的。但CT对于早期较小的梗死灶可能不如MRI敏感。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对于急性起病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头部CT可以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CT机上,保持身体不动,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
头部MRI:
原理及意义:MRI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更早发现脑内的微小病变,对于脑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更有优势。它可以清晰显示脑实质的情况,包括是否有缺血灶、梗死灶等,还能通过血管成像(如MR血管成像,MRA)来观察脑血管的形态和是否存在狭窄、闭塞等情况。例如,通过MRA可以直观地看到脑动脉的走行和是否有狭窄部位,从而明确脑供血不足是否与脑血管狭窄有关。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MRI适用于对脑组织结构观察要求较高的情况,对于怀疑脑供血不足且需要更详细了解脑部结构和血管情况的患者较为适用。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封闭的MRI机器内,可能会有一定的噪音,需要患者保持安静。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关节等)的患者不适合进行MRI检查,孕妇在怀孕早期也需要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3.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CTA:
原理及意义:CTA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然后进行CT扫描,重建出脑血管的图像。它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走行以及是否存在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对于诊断脑供血不足的血管性病因有重要价值,比如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情况,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需要详细了解脑血管形态的患者。检查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因为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同时,要询问患者是否对造影剂过敏等情况。
MRA:
原理及意义:MRA是利用MRI技术来显示血管的成像方法,同样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的情况,并且不需要注射造影剂(相对CTA来说,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它对于评估脑血管的狭窄、闭塞等情况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不适合使用造影剂的患者。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较差不适合使用CTA的患者。检查时的注意事项与头部MRI类似,需要患者保持安静,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
意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情况。因为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例如,如果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贫血性脑供血不足。
适用人群:所有怀疑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都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尤其是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的患者。
2.血生化检查:
血脂检查:
意义:血脂检查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常见病因之一。如果血脂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导致脑血管狭窄,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
适用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脑供血不足患者需要重点进行血脂检查。
血糖检查:
意义:血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血糖异常情况。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脑供血不足的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脑血管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
适用人群:有口渴、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脑供血不足患者需要进行血糖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
意义:肝肾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因为一些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通过检查可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某些药物,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的肝肾功能异常相关病因。例如,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导致一些代谢废物排泄障碍,影响血管健康。
适用人群:所有进行药物治疗相关评估或怀疑有肝肾功能异常相关脑供血不足病因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肝肾功能检查。
四、其他检查
1.颈部血管超声:
原理及意义:颈部血管超声可以清晰显示颈动脉的内径、内膜厚度、是否存在斑块以及斑块的大小、性质等情况。颈动脉是脑部血液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颈部血管超声对于评估颈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斑块等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发现颈动脉有明显斑块形成且导致血管狭窄,那么可以明确脑供血不足与颈动脉病变有关。
适用人群:怀疑脑供血不足与颈部血管病变相关的患者,如伴有颈部不适、颈动脉搏动异常等表现的患者。
2.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心电图:
意义:心电图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节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引起脑供血不足。例如,房颤患者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引起脑供血不足。
适用人群:有心悸、胸闷等心脏不适症状或怀疑脑供血不足与心脏因素相关的患者。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意义:Holter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的心电图变化,对于发现一些短暂发作的心律失常等情况更有价值,有助于明确心律失常与脑供血不足之间的关系。
适用人群:怀疑心律失常导致脑供血不足,但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异常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