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性脑病

来源:民福康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发病机制涉及氨中毒、神经递质失衡、锰离子毒性等;常见诱因有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等;临床表现分四期;诊断依据严重肝病、诱因、肝性脑病表现等,需与脑血管意外等鉴别;治疗包括去除诱因、减少肠道氨生成吸收、促进氨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等;预防要积极治疗基础肝病、避免诱因。

一、肝性脑病的定义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二、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

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氨主要来源于肠道、肾和骨骼肌生成的氨,但胃肠道是氨产生的主要部位,当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对氨的代谢能力明显减退,同时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脏代谢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升高。血氨增高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干扰脑细胞的三羧酸循环,使大脑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水平往往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血氨水平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2.神经递质学说

正常时,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等)保持平衡。肝性脑病时,这种平衡被打破。例如,γ-氨基丁酸-苯二氮(GABA-BZ)复合体增多,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与大脑突触后神经元的GABA受体结合后,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使神经细胞超极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另外,假性神经递质(如羟苯乙醇胺等)增多,正常情况下,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由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经羟化、脱羧等反应生成,当肝功能不全时,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异常,生成过多的假性神经递质,它们不能正常传递神经冲动,从而干扰神经传导。

3.锰离子的毒性作用

正常情况下,锰离子在肝脏内被代谢清除,而肝性脑病患者肝脏对锰离子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锰离子在基底节等部位沉积,进而影响神经功能。研究发现,肝性脑病患者基底节区锰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三、常见诱因

1.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患者常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氨,使血氨升高。同时,出血还会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肝、脑、肾等器官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和脑功能障碍。例如,有临床统计显示,约有1/3的肝性脑病患者是由消化道出血诱发的。

2.感染

肝性脑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产氨增多,而且发热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肝脏缺氧加重,同时毒素吸收增加,从而诱发肝性脑病。例如,在老年肝性脑病患者中,因肺部感染诱发的情况较为常见,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更容易发生感染。

3.大量利尿、放腹水

大量利尿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灌注不足,引起肾功能减退,尿素氮等含氮物质在肠道吸收增多;同时大量利尿还可引起低钾性碱中毒,有利于氨的吸收和通过血脑屏障。放腹水时,若放腹水速度过快或量过大,可导致腹内压骤降,门静脉淤血,肝血流量减少,进而加重肝脏损害,同时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也容易诱发肝性脑病。对于肝硬化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更应注意避免大量利尿和快速大量放腹水。

4.高蛋白饮食

肝脏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肝性脑病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对蛋白质的代谢能力下降。进食大量高蛋白饮食后,肠道产氨增多,血氨升高,从而诱发肝性脑病。例如,有肝性脑病病史的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若不注意控制蛋白质摄入,再次进食较多高蛋白食物后,容易复发肝性脑病。

四、临床表现

1.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可有扑翼样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伸,手指分开时,出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急促而不规则地扑击样抖动),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临床表现的明显程度,年轻患者可能对性格和行为改变的感知相对较敏感,而老年患者可能更易被忽视早期症状。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用火柴摆图案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很常见,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易被误认为精神病。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阳性,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此期对于患有基础肝脏疾病的女性患者,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患者有所不同,但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还是氨中毒等机制。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常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老年患者在昏睡期可能更容易出现生命体征的不稳定,如呼吸、心率等的改变,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等。脑电图明显异常。此期无论年龄、性别,患者的病情都较为危重,需要积极的抢救措施,同时要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主要依据有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出现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有肝性脑病的诱因;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对于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等表现,结合血氨升高、脑电图异常等,可考虑肝性脑病的诊断。

2.鉴别诊断

脑血管意外: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或MRI等检查可发现脑部有出血、梗死等病灶,而肝性脑病患者头颅影像学检查多无异常,且有明确的肝脏基础疾病史。

代谢性脑病: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这些疾病有相应的原发病表现,如尿毒症患者有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指标改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有血糖、酮体升高等表现,可与肝性脑病鉴别。

中毒性脑病: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通过毒物检测等可明确诊断,与肝性脑病不同。

六、治疗原则

1.去除诱因

如控制消化道出血、积极治疗感染、避免大量利尿和放腹水、调整饮食中蛋白质摄入等。对于有感染的患者,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合理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2.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

灌肠或导泻: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醋酸)灌肠,或口服乳果糖、乳梨醇等。乳果糖口服后在小肠不被分解,可到达结肠,被肠道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降低肠道pH,减少氨的吸收。例如,乳果糖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研究表明其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

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可口服新霉素、利福昔明等抗生素,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减少氨的生成。但新霉素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所以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听力和肾功能。

3.促进体内氨的代谢

鸟氨酸-门冬氨酸:可以提供尿素合成和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促进体内氨的代谢,降低血氨水平。

4.调节神经递质

GABA/BZ复合体拮抗剂:如氟马西尼,可拮抗GABA/BZ复合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但对部分肝性脑病患者有效,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5.其他治疗

对于肝功能衰竭所致的急性肝性脑病,可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肝移植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

七、预防

1.积极治疗基础肝病

对于有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定期复查肝功能、血氨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定期检测乙肝患者的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等。

2.避免诱因

患者要注意避免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等诱因。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预防肺部感染等。女性患者在月经、妊娠等特殊时期,要更加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的预防措施。

了解疾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导致的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生理基础,伴发的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为慢性肝衰竭,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大量的放腹水,大量的利尿、消化道出血以及饮食不当,如食用高蛋白的饮食,大便又不通畅,这样就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肝性脑病发生,主要是血氨的升高,如何去减少血氨的吸收。因此,要保证大便通畅,必要时要进行乳果糖的服用,甚至灌肠。口服
肝性脑病前驱期的表现?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病造成的代谢紊乱,因此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前驱期表现有:1、性格变化,病人由外向型逐渐变为内向型,不愿和人沟通。2、表现出意识障碍,表现有概念不清、人物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等等。3、睡眠习惯发生改变,该病在起病时多可急可缓,而大部分的前驱期表现多为短暂的
肝性脑病的诱因?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诱因多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低钾性碱中毒,比如大量利尿排钾,呕吐、腹泻等。二,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或者是含氮的药物。三,低血容量和缺氧,大量消化道出血、排放大量腹水、过度利尿等等,可以使血氨增高,降低脑对氨毒素的耐受性。四,感染,可以增加组织分解代谢增加产氨量。五,便秘。六,其他镇静安眠药物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第一,食入过多的含蛋的物质,比如说高蛋白饮食,大量的鸡蛋鸡汤鸭汤。第二,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缺血缺氧低循环。第三,不恰当的利尿剂所造成的低钾低乳性碱中毒。第四,长期的便秘。第五,感染,特别是腹水的感染。第六,低血糖也是诱发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等等。肝脑病的诱因,肝性脑病的治疗非常的
肝性脑病如何处理?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首先可以给它一个持续吸氧,稳住病人的生命征;此外可以口服一些乳果糖,让病人大便保持通畅,减少氨的吸收;然后还可以给一些假性递质的输注;同时对肝性脑病的原发病进行一个治疗。寻找诱因,有感染一定要控制感染。
肝性脑病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又叫肝性昏迷,是肝病的终末期状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行为异常等,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扑翼样震颤,可以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患者掌-指及腕关节可表现出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表现出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随手指的侧位动作,可以发生在单侧,也可以是双侧。但并不是所有
肝性脑病患者怎么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支链氨基酸、肠道非吸收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消除病因。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适当的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如果病情非常严重,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肝移植术、人工肝治疗术等。临床上建议本身存在基础性肝病的患者立
肝性脑病治得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一般不能被治愈,但是可以通过去除诱因、降低血氨、肝移植等方法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肝性脑病患者在确诊后应该立即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乳果糖溶液灌肠,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清除肠道内毒素;其次,也可以采用肠道非吸收性抗生素治疗,避免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减少产氨细菌的数量。
肝性脑病该如何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乳果糖,以减少氨吸收。患者还可以使用益生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患者还可以使用肠道非吸收抗生素、L-鸟氨酸等药物,降低血氨。另外,对于急性、亚急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可以使用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对于难治性肝性脑病,在伴有肝衰竭的情况下,可以做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以下几点:第一,患者需要少食多餐,不宜暴饮暴食。第二,患者应选择食用低脂、低盐、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胡萝卜、香菇、芹菜、西兰花、西红柿、鲫鱼、虾仁、酸奶、猕猴桃、橙子、苹果、草莓等。第三,患者应忌烟忌酒,不宜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另外,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休息,不宜剧烈
什么是肝性脑病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轻度肝性脑病时,患者可能只会出现单纯的性格改变,如果病情严重,便会出现精神错乱,甚至昏睡、昏迷状态。一旦出现肝性脑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进行正规、合理、规范治疗。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或肝衰竭等严重的肝性疾病导致中枢的神经系统的改变,最直接的症状是患者性格、行为的改变。比如平常患者话不多多,突然说话没完没了,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或患者平时话特别多,突然不爱说话,变得比较沉默。出现这类情况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早期肝性脑病是可以逆转的,一旦进入昏迷期,逆转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是什么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出现肝性脑病要及时就诊,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因为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导致的肝性脑病,要对症进行正规的治疗;如果是酒精性的肝病引起的,要监督患者戒酒;如果是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肝性脑病,一定要先把这种药停掉,再进行专业的治疗。肝性脑病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还可以做去氨治疗。通过灌肠降低肠道毒素的吸收,进行保
肝性脑病分期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四期:第一、第一期,即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和行为的异常。第二、第二期,即昏睡前期。往往会表现为明显的行为异常和认知的轻度障碍。第三、第三期,即昏睡期。表现为嗜睡,但是能够被唤醒。第四、第四期,即昏迷期,也是最重的一期。往往会表现为昏睡不易唤醒。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种并发症,其与血氨升高有关。当发生肝性脑病时,饮食以鸡蛋白为主,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到1克左右,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汁、豆腐等豆类食物。对于脂肪类、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制,适量摄入即可。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所以尽量不要吃硬质食物,如煎饼、大饼等,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李顺兰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游离的氨含量过多,并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产生刺激性,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行为改变、甚至是肝性昏迷等症状的发生。对于此类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弱酸性溶液灌肠进行缓解,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氨的药物或者有肝毒性的药物,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控制其蛋白质的摄入,并保持排便通畅,减少体内氨的产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