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在临床上称之为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黏膜层或肠壁全层向下移位的疾病,其表现主要包括肛门失禁、便秘、出血、肛门坠胀感、肛门周围湿疹等,具体情况如下:
1、肛门失禁
直肠与肛门括约肌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协同工作,以控制粪便的排出,而当直肠脱垂发生时,这种协同工作会受到干扰,从而对粪便排出的过程产生干扰,导致患者肛门失禁。
2、便秘
便秘是诱发直肠脱垂的原因之一,但此症状也可因直肠脱垂的出现而加重,主要是由于脱垂的直肠阻碍粪便的排出而引起的。
3、出血
直肠脱垂发生后,暴露于肛门外的肠管在排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粪便的摩擦和刺激,当局部黏膜被摩擦至破损后,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4、肛门坠胀感
由于脱垂的直肠黏膜受到压迫,可能会出现淤血、水肿的情况,进而可导致患者出现肛门坠胀感。
5、肛门周围湿疹
当直肠脱垂反复发作时,可能会导致周围黏液分泌增多,容易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门周围湿疹的发作。
日常一旦确诊患有直肠脱垂,建议尽早就医治疗,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