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生产时脱肛多因分娩时腹压骤增、盆底肌肉松弛所致,处理方法包括及时进行应急复位、产后加强局部护理、进行盆底肌训练等。
1.及时进行应急复位
生产过程中若出现脱肛,医护人员会先对局部进行消毒,然后用手轻柔地将脱出的直肠黏膜推回肛门内,避免长时间脱出导致黏膜水肿、缺血或感染。复位后可在肛门内放置纱布卷,适当加压固定,防止再次脱出。
2.产后加强局部护理
产后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避免用力排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减少排便时的腹压;必要时遵医嘱涂抹痔疮膏或消炎软膏,缓解局部不适,促进黏膜修复。
3.进行盆底肌训练
产后身体恢复一段时间后,在医生允许下进行凯格尔运动等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肛门周围组织的支撑力,降低脱肛复发风险。
若生产时脱肛情况严重,复位困难或反复脱出,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由专科医生介入处理;产后若出现肛门剧烈疼痛、出血较多或脱出物无法回纳,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