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脑疫苗后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发烧症状,但并非普遍现象,且多为低热,可自行缓解。
乙脑疫苗是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对疫苗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抗体,以抵御乙脑病毒的感染。在这个过程中,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发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发烧通常发生在接种疫苗后的24-48小时内,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属于低热,同时可能伴有轻微的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这是因为疫苗作为一种外来物质,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暂时性的紊乱。
但如果发烧体温超过38.5℃,或持续时间超过3天,同时伴有严重的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为了减少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接种后应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后再离开;接种后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