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在发病原因、皮损情况、其他症状等方面存在区别。
1.发病原因
过敏性紫癜是因体内各种刺激因子,如遭受细菌、病毒感染等,或特殊药物等导致过敏。过敏原会激活免疫细胞,其功能紊乱后会促使免疫细胞大量增殖分化,产生较多免疫球蛋白及其他炎性因子,引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血管炎症,使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出现皮肤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多样,如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都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是人体内控制出血的物质,当血小板较低时,患者会有出血点,甚至出现自发出血。
2.皮损情况
过敏性紫癜初期可为斑丘疹,后逐渐变为紫红色淤斑,略高于皮肤表面,按压不褪色,可单独存在,也可融合,呈对称分布,消退后可能有色素沉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大小不一、散在的片状或点状瘀点,分布不对称,不会融合,后期可能出现血肿。
3.其他症状
过敏性紫癜可有关节疼痛、腹部绞痛,还可能存在呕吐、恶心、黑便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血压增高、尿蛋白升高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有头晕、头痛、疲惫感,女性月经量增多,还可能有牙龈、鼻腔等其他部位出血,此外还可能出现呕血、血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