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肠炎的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其他症状;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一.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症状,因胃肠黏膜受刺激,胃部肌肉收缩将胃内物排出。儿童呕吐可能更频繁,因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腹泻也是主要症状,炎症影响肠道吸收和分泌功能,使肠道蠕动加快,水分不能充分吸收,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可为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疼痛部位多在脐周,成人能描述疼痛性质和程度,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
2.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有发热症状,炎症引发身体免疫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失衡。轻度患者体温一般在38℃以下,重度感染时体温可超过39℃。儿童发热可能更高且易出现高热惊厥。患者还会有乏力、头晕等症状,因腹泻和呕吐导致身体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能量消耗过多。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儿童和老年人脱水进展更快,因身体调节能力较弱。
3.其他症状
一些患者可能有食欲不振情况,胃肠不适影响消化功能和味觉。长期或严重胃肠炎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营养吸收不良和摄入不足导致。
二.胃肠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小米粥、软面条等,减轻胃肠负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鼓励患者多饮水,最好是口服补液盐,补充因腹泻和呕吐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儿童和老年人更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让身体有足够能量恢复,促进胃肠功能修复。
2.药物治疗
对于腹泻严重者,可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吸附肠道内病菌和毒素,保护肠道黏膜。但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剂量。腹痛严重者可使用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存在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诺氟沙星、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儿童和孕妇使用抗生素需谨慎,要严格遵医嘱。有呕吐症状者,可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