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通常1-2周算安全,具体时间要结合出血量、出血部位、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因素分析。
1.出血量
当出血量较小,小于5毫升,患者脑干受到的压迫相对较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有限,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身体自我修复机制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一般在1周左右病情相对稳定,可视为进入安全期。
若出血量较大,超过10毫升,脑干会遭受严重压迫,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连锁反应,如呼吸、心跳节律紊乱等,经过积极治疗,可能需要2周左右才能度过危险期,相对安全。
2.出血部位
若出血位于中脑,由于中脑空间相对较大,对周围重要结构的压迫相对较缓,在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下,经过恰当治疗,患者在1周左右病情可能趋于稳定,进入安全期。
若出血部位在脑桥,脑桥内有众多重要的神经传导束和核团,出血后易迅速引发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等症状,可能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才可能进行安全期。
3.是否存在并发症
当脑干出血患者不存在并发症时,身体能将更多能量用于修复受损的脑组织,在出血量适中、出血部位相对较好的情况下,经过规范治疗,患者在1周左右身体各项指标可能逐渐稳定,进入安全期。
若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全身炎症反应等并发症,进入安全期的时间要向后推迟,可能需要2周左右。
如果脑干出血患者出现呕吐症状,要立即让其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保障呼吸道的通畅。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将其送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