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怎么办
习惯性流产指连续自然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者,其临床症状以阴道出血为主,常伴有下腹疼痛。主要原因有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子宫发育异常、宫腔粘连、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2.病因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补充孕激素,如黄体酮注射液、地屈孕酮片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口服甲状腺素片,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子宫发育异常: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畸形矫治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
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再次粘连。
染色体异常: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考虑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龙、环孢素A等。
3.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钠,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提高胚胎着床率。
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可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减少子宫出血。
中药:如补肾健脾中药,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受孕率。
4.其他治疗
免疫治疗:如配偶白细胞免疫疗法、主动免疫治疗等,可提高受孕率。
宫腔镜检查:可了解宫腔内情况,排除子宫畸形等病变。
习惯性流产的预防
孕前检查:夫妇双方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因素。
孕期保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按时进行产前检查。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夫妇双方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受孕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