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皮肤癣菌引起的手部和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有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等症状,可治好,有局部和系统药物治疗,不同人群遵规范方案大多可取得好疗效,积极规范治疗可临床治愈,注意生活方式可降复发风险。
一、手足癣的症状
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手部和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等。水疱鳞屑型多表现为掌心、指侧、足缘等部位出现水疱,疱液清澈,壁厚而紧张,伴有瘙痒;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跟、手掌等部位,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有渗液,常伴恶臭。不同人群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表现略有差异,如长期从事潮湿工作的人群足部手足癣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二、手足癣能否治好
手足癣是可以治好的。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和系统药物治疗等。局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抗真菌药膏,如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发挥作用,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皮肤癣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一般坚持规范用药可有效改善症状并治愈。系统药物治疗适用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皮损面积较大等情况,常用药物有伊曲康唑等,也有充分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其治疗手足癣的有效性。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只要遵循规范的治疗方案,大多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儿童患者,若病情适合,在医生评估后可选择合适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手足部清洁干燥等生活方式调整;老年患者可能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选择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一般经过规范治疗也可达到治愈目的。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多数手足癣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手足部卫生、避免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保持足部干燥等良好生活方式,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