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
小儿急性阑尾炎由阑尾管腔梗阻(包括淋巴滤泡增生和粪石阻塞)、细菌感染(有胃肠道细菌入侵和血行感染)、神经反射因素(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家长需关注小儿饮食健康,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阑尾管腔梗阻
1.淋巴滤泡增生:小儿的阑尾淋巴组织丰富,在婴幼儿期淋巴滤泡可明显增生,甚至形成“栓子”,约占小儿急性阑尾炎病因的60%。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阑尾淋巴组织受感染等因素刺激易过度增生,导致阑尾管腔梗阻。例如,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阑尾的淋巴组织会随之反应性增生,进而堵塞阑尾腔。
2.粪石阻塞:小儿饮食结构等因素可能导致粪石形成,粪石可嵌顿在阑尾管腔,引起梗阻。儿童可能因不规律饮食等情况,使粪便浓缩形成粪石,堵塞阑尾开口,影响阑尾的排空,从而诱发急性阑尾炎。
二、细菌感染
1.胃肠道细菌入侵:阑尾与盲肠相通,当胃肠道发生感染时,如肠炎等,肠道内的细菌可经阑尾开口逆行侵入阑尾。小儿的胃肠道屏障功能相对较弱,肠道细菌更容易通过阑尾开口进入阑尾引发感染。例如,小儿患细菌性痢疾时,痢疾杆菌等可经阑尾口进入阑尾导致炎症。
2.血行感染:少数情况下,细菌可通过血循环到达阑尾引起感染。小儿在全身感染性疾病时,如败血症等,细菌可随血流到达阑尾,引发阑尾的炎症反应。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神经反射因素
1.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小儿的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当胃肠功能紊乱时,可引起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导致阑尾管腔梗阻和血运障碍,进而诱发急性阑尾炎。例如,小儿腹部受凉或进食不当后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时,可能增加急性阑尾炎的发病风险。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对于家长来说,要关注小儿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当小儿出现腹痛等疑似阑尾炎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