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如何检查
直肠指检可初步了解直肠质地等情况;肛门直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直肠黏膜并可取组织病理检查;粪便检查包括常规和病原学检查,可辅助判断肠道炎症及明确感染因素;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炎重要手段,能观察黏膜病变并取组织活检
一、直肠指检
1.操作方式:医生戴上手套或指套,涂上润滑剂后,将手指缓缓插入患者肛门、直肠进行触摸。
2.意义:可以初步了解直肠的质地、有无肿物、触痛等情况,对于直肠炎导致的直肠黏膜充血、水肿、触痛等有一定的初步判断价值,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操作时需注意轻柔等以减少不适,比如对于有痔疮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操作手法。
二、肛门直肠镜检查
1.操作方式:将肛门直肠镜缓慢插入肛门,观察直肠黏膜的情况。
2.意义:能直接观察到直肠黏膜的色泽、有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点等病变情况,还可在直视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需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镜身插入的深度等,比如儿童需更加轻柔操作,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需谨慎选择检查时机等。
三、粪便检查
1.检查项目及意义
粪便常规:可了解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等,直肠炎患者粪便中可能会有红细胞、白细胞增多等情况,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饮食不规律者粪便情况可能受影响,通过粪便常规能辅助判断肠道炎症情况。
粪便病原学检查:如查找有无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对于明确直肠炎是否由感染因素引起有重要意义,若有肠道感染病史的人群更需进行该项检查来明确病因。
四、结肠镜检查
1.操作方式:将结肠镜从肛门插入,循腔进镜,观察从直肠到结肠的全部黏膜情况。
2.意义:是诊断直肠炎的重要手段,能清晰观察直肠黏膜的细微病变,如炎症的范围、程度等,还可同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是炎症性直肠炎还是其他特殊类型的直肠炎等,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需根据耐受程度等做好相应准备,比如老年人群可能需提前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