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拉肚子怎么办
胃肠炎拉肚子需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调整饮食(婴幼儿按需母乳喂养或换低乳糖奶,儿童及成人选清淡易消化食物)、观察病情变化(关注腹泻等情况及不同人群特点)以及把握就医指征(腹泻不缓解、严重脱水、大便有脓血高热等时就医)来应对。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原因:胃肠炎拉肚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各年龄段人群,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很关键。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腹泻时更易出现脱水,需格外重视;成年人若腹泻严重也需及时补充。
具体方法: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其能按比例补充丢失的钠、钾等电解质和水分。也可自制糖盐水,在温开水中加入适量白糖和少量食盐,但自制的不如口服补液盐精准。
二、调整饮食
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增加喂养次数,因为母乳易于消化吸收,能补充营养且有助于缓解腹泻;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以减轻胃肠消化负担。
儿童及成年人:在腹泻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芹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腹泻加重。
三、观察病情变化
一般情况:密切关注腹泻的频率、大便的性状(如是否为水样便、有无脓血等)、有无发热、呕吐等伴随症状。对于儿童,还要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提示可能有较严重的脱水,需及时就医。
不同人群特点: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腹泻时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更加细致观察;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腹泻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要格外留意血糖变化及其他基础疾病的相关表现。
四、就医指征
若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如婴幼儿腹泻超过2-3天仍无改善、儿童及成年人腹泻超过1-2天无好转;
出现严重脱水表现,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少尿或无尿、口唇干燥等;
大便伴有大量脓血、高热持续不退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可能需要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