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婴幼儿和老年人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还需注意预防,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患者,外伤要及时处理消毒
一、一般治疗
黄水疮即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首先要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对于婴幼儿,要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如果水疱或脓疱较大,可用消毒针具刺破,轻轻将脓液引流出来,但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感染扩散。
二、局部药物治疗
1.清洁消毒: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清洗患处,去除脓液和结痂等污垢,创造清洁的局部环境,利于药物发挥作用。
2.外用抗生素:根据病情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药膏涂抹患处,莫匹罗星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有抗菌活性,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控制感染。对于症状较轻的脓疱疮,单纯外用抗生素药膏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三、系统药物治疗
当病情较重,如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可能需要系统使用抗生素。一般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的有头孢类抗生素等。但使用系统抗生素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治疗脓疱疮时更要注重局部清洁的无菌操作。选用药物时要选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药物,如上述提到的相对温和的外用清洁剂和抗生素药膏。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如脓疱的发展情况、体温变化等,一旦病情有加重趋势,要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皮肤感染后容易扩散。在治疗时除了积极进行局部和系统的抗感染治疗外,还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不利于脓疱疮的恢复。同时,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差,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促进皮肤修复。
预防措施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儿童要避免与脓疱疮患者密切接触,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要注意卫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对于有皮肤外伤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感染引发脓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