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由腹股沟区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引起,主要症状是腹股沟区肿块伴坠胀感、疼痛,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嵌顿、绞窄等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时治疗腹内疾病、适当运动等。
1.病因:腹股沟疝的发生与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薄弱、腹内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
腹股沟区腹壁强度降低:如腹股沟管后壁和腹横筋膜发育不全、腹肌薄弱等。
腹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等。
2.症状:腹股沟疝的症状主要包括腹股沟区的肿块,可伴有坠胀感、疼痛等不适。当肿块突出时,患者可能会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感觉到肿块的出现,而在平卧或用手推送时肿块可消失。如果不及时治疗,肿块可能会逐渐增大,并出现嵌顿、绞窄等严重并发症。
3.诊断:医生通常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诊断腹股沟疝。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CT等。
4.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手术的目的是修补腹股沟区的缺损,加强腹壁的强度。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疝带治疗、注射治疗等。
5.预防:腹股沟疝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慢性咳嗽、便秘等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
及时治疗腹内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
适当的运动:增强腹壁肌肉的力量。
6.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腹股沟疝,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可以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定期复查。如果疝块逐渐增大或出现嵌顿等并发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老年人腹股沟疝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伤口清洁,按时换药。
总之,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