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怎么治疗
骨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注意休息并加强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早期要足量、足疗程用敏感抗生素,选药要考虑不同患者生理特点;手术治疗包括脓肿形成时的引流减压和病情严重时的病灶清除,不同情况手术操作有差异且需考虑患者个体因素。
一、一般治疗
(一)支持治疗
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这对于急性骨髓炎患者尤为重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机体对抗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患者都需要保证充足合理的营养摄入,例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均衡的营养来促进身体恢复;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合理营养支持也能维持机体基本生理功能以应对感染。
二、药物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早期应足量、足疗程应用敏感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是关键。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急性骨髓炎常见致病菌,在药敏结果出来前,可先经验性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如头孢类等。不同年龄患者对抗生素的选择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在选择抗生素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药物;有肝肾功能病史的患者则要根据肝肾功能情况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及剂量,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因药物代谢问题导致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三、手术治疗
(一)引流减压
当局部脓肿形成时,需进行手术引流减压。通过手术切开病灶部位,排出脓液,减轻局部压力,防止感染扩散。对于不同部位的急性骨髓炎,手术引流的操作方式和部位选择会有所不同,例如长骨骨干的急性骨髓炎和脊柱部位的急性骨髓炎,手术引流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因解剖结构差异而有区别,在操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保手术安全且能有效引流。
(二)病灶清除
对于一些病情较严重、病灶难以控制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病灶清除手术。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死骨等病变组织,以促进病灶愈合。手术时要精准操作,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谨慎操作,避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则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采取相应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来保障手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