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晚上痒怎么办
避免荨麻疹夜间瘙痒可从避免搔抓、降低皮肤温度、穿着舒适衣物、调整睡眠环境、药物缓解等方面入手,如克制搔抓可轻拍瘙痒处,洗32-36℃温水澡或擦浴,选宽松棉质衣物,保持卧室温湿度22-25℃、40%-60%,遵医嘱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止痒药或抗组胺药。
一、避免搔抓
晚上荨麻疹瘙痒时,搔抓会使局部温度升高,促使血液释放更多组织胺(一种能加重瘙痒的化学介质),从而导致瘙痒加剧,还可能损伤皮肤屏障,增加皮肤感染风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尽量克制搔抓欲望,可通过轻轻拍打瘙痒部位来缓解。例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搔抓更易引起皮肤破损,所以更需家长帮助其转移注意力以减少搔抓。
二、降低皮肤温度
洗冷水澡可能会暂时缓解瘙痒,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病情。一般建议水温在32~36℃左右。对于幼儿,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水温控制和洗澡时间,避免长时间洗澡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重瘙痒。可选择擦浴的方式,用湿毛巾轻轻擦拭身体瘙痒部位周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瘙痒。
三、穿着舒适衣物
选择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容易刺激皮肤的材质。化纤衣物可能会与皮肤产生摩擦,引发静电,刺激皮肤导致荨麻疹瘙痒加重。儿童的衣物更要注重材质和宽松程度,棉质衣物透气性好,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比如,给患有荨麻疹的儿童挑选纯棉的睡衣和贴身衣物,有助于夜间舒适睡眠,减轻瘙痒带来的不适。
四、调整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2~25℃左右,湿度在40%~60%为宜。合适的温湿度环境能让皮肤感觉舒适,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瘙痒加重。对于有荨麻疹的患者,尤其是儿童,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影响皮肤状态,加重瘙痒。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卧室湿度。
五、药物缓解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炉甘石洗剂通过收敛和保护皮肤,以及局部散热来起到止痒作用。但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用于皮肤破损处。对于儿童,使用炉甘石洗剂时要先咨询医生,确保正确使用。如果荨麻疹瘙痒严重,也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抗组胺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和可能存在的禁忌,尤其是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