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荨麻疹的药有哪些
抗组胺药物分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有中枢镇静作用,第二代中枢镇静作用弱;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荨麻疹但长期用有不良反应;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顽固性荨麻疹但不良反应多,儿童慎用;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用于常规抗组胺药无效的慢性顽固性过敏性荨麻疹,价格高且需评估使用。
这类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发挥作用,能有效缓解荨麻疹的瘙痒等症状。常见的有氯苯那敏等,其具有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驾驶员、高空作业人员等需谨慎使用,儿童使用时也需密切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情况,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
第二代抗组胺药
相比第一代,中枢镇静作用较弱。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类药物起效较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较好地控制荨麻疹的症状,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谨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所以需要特别关注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情况。
糖皮质激素
一般用于病情严重、伴有喉头水肿等严重情况的荨麻疹患者。如泼尼松等,这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等。在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对于儿童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更需谨慎评估受益风险比。
免疫抑制剂
对于一些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患者,在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这类药物作用机制是抑制免疫系统的某些环节来达到治疗目的,但不良反应较多,如感染风险增加、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在使用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对其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一般不轻易选用。
生物制剂
例如奥马珠单抗,主要用于治疗常规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顽固性过敏性荨麻疹。它通过特异性结合IgE,阻断其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但这类药物价格相对较高,且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不良反应,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过敏史、基础疾病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其使用后的反应也可能有所差异,需要密切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