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骨髓炎有局部和全身临床表现,局部可见经久不愈窦道及脓性分泌物、坏死骨组织排出,窦周皮肤有改变,急性发作期有轻红肿热痛;全身有低热、乏力、消瘦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儿童和老年受影响更甚。
一、局部临床表现
1.伤口情况:慢性骨髓炎常由急性骨髓炎迁延不愈而来,局部可见经久不愈的窦道,窦道内会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有时还能看到坏死的骨组织排出。窦周围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改变,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可能会发生纤维化,导致皮肤弹性下降等情况。例如,在一些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窦道反复破溃、愈合,形成复杂的局部皮肤改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会影响局部皮肤及组织的正常发育。
2.红肿热痛:在急性发作期,局部会再次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但相较于急性骨髓炎,症状通常相对较轻。红肿范围可能局限于窦道周围或病灶附近区域,发热一般表现为局部皮温稍高于周围正常皮肤,疼痛可为隐痛或胀痛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因疼痛而出现哭闹、局部肢体活动受限等情况。
二、全身临床表现
1.发热:部分慢性骨髓炎患者会有低热表现,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体温正常。发热多为间断性,在炎症急性发作时体温可能会有一定程度升高,但一般不会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的严重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低热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且可能伴有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儿童患者低热时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较差。这是因为长期慢性炎症消耗机体能量,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加上慢性骨髓炎的影响,乏力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儿童患者长期乏力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动和营养物质的摄取等。
3.消瘦:由于慢性炎症导致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消瘦的情况。营养物质的摄入与消耗失衡,炎症因子会影响患者的食欲,进而导致摄入减少,同时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加,使得患者体重减轻。对于儿童患者,消瘦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可能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老年患者消瘦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其机体抵抗力,加重病情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