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怎样治愈
小儿荨麻疹需先明确病因与诱因,通过避免搔抓、寻找并脱离过敏原、冷敷等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用抗组胺药物,严重时用糖皮质激素,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选药谨慎且密切观察反应,有特殊病史要规避禁忌药并加强监测。
一、明确病因与诱因排查
小儿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食物过敏(常见的有鱼虾、蛋类、牛奶等)、药物过敏(如抗生素等)、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等)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首先要仔细排查可能的诱因,比如记录小儿的饮食、接触史、近期患病情况等,这有助于后续的针对性处理。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避免搔抓:小儿往往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搔抓荨麻疹部位,要告知家长尽量防止小儿搔抓,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可以给小儿剪短指甲,保持手部清洁。
2.寻找并脱离过敏原:如果能明确是食物或接触物过敏导致的荨麻疹,要立即停止接触相关过敏原。例如明确是牛奶过敏引起,就需更换为合适的代用乳品。对于尘螨过敏的小儿,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勤洗晒被褥等。
3.冷敷缓解:对于荨麻疹引起的瘙痒等不适,可以适当进行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小儿皮肤),轻轻敷在荨麻疹部位,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左右,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症状。
三、药物治疗原则
1.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有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其可以通过拮抗组胺受体来减轻荨麻疹的症状,如瘙痒、风团等。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范围,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选择适合小儿的抗组胺药物剂型和剂量等。一般来说,要优先选择对小儿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的抗组胺药物。
2.糖皮质激素:在病情较为严重,如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此类药物一般不常规使用,且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使用,因为其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处理荨麻疹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对于婴幼儿,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缓解症状的方式,如一些具有止痒作用的炉甘石洗剂等,但使用前要咨询医生。同时,要密切观察小儿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嗜睡、皮疹加重等异常情况。如果小儿有特殊病史,如曾有药物过敏史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特别规避相关禁忌药物,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