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髓炎的早期症状
胸骨病变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红肿热痛(炎症刺激致血管扩张充血等)及手术史患者切口相关表现,全身有发热(炎性物质入血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全身不适(感染致应激反应、能量消耗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者易有相关表现且可能症状不典型或恢复慢。
1.红肿热痛:胸骨部位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伴有疼痛,疼痛程度可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是持续的疼痛感,活动或按压时疼痛可能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导致血管扩张、充血,炎性介质释放引起疼痛等表现。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胸骨骨髓炎患者早期局部的红肿热痛是较为典型的表现,炎症的局部反应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但同时也提示胸骨部位存在感染性病变。
2.切口相关表现(若有手术史):如果患者有胸骨手术史,如心脏手术等,早期可能出现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切口周围有渗出、渗液,甚至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切口边缘可能发红、肿胀,与正常愈合的切口有明显区别。这是因为手术创口为细菌侵入提供了途径,感染累及胸骨骨髓后,通过切口部位表现出来相应的炎症反应。
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表现为低热,如体温在37.5-38℃左右,也可能出现中度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少数严重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是机体的免疫反应在全身的体现,由于骨髓内感染,炎性物质入血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相对成人可能发热更易波动,且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需要更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老年人可能发热症状相对不典型,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全身不适:患者可能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这是因为感染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消耗机体能量,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患者整体状态不佳。例如,在一些对胸骨骨髓炎患者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早期出现全身不适的患者,随着局部炎症的控制,全身不适症状会逐渐缓解。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更容易发生胸骨骨髓炎,且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可能症状相对更重,恢复相对较慢。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发生胸骨骨髓炎后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但感染容易扩散,需要更加重视,及时就医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