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症状及治疗方法
肠痉挛多见于小儿,症状为突然发作脐周阵发性腹痛,轻重不一,时痛时止,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治疗分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包括腹部保暖、按摩、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在非药物干预不佳时谨慎使用,低龄及特殊病史儿童需特别注意。
一、肠痉挛的症状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多见于小儿。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可伴有患儿翻滚、哭闹不安、面色潮红、手足发凉等表现,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时痛时止。不同年龄段患儿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主要通过哭闹等方式表现出不适;儿童可能会明确诉说腹部疼痛。
二、肠痉挛的治疗方法
(一)非药物干预
1.腹部保暖:对于因着凉等因素引起的肠痉挛,可通过给患儿腹部保暖来缓解症状。例如使用热水袋(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患儿)温暖腹部,因为温暖的环境可以缓解肠壁平滑肌的痉挛状态。不同年龄患儿腹部保暖的方式需适当调整,婴幼儿可使用专门的婴儿保暖肚兜等;儿童则可使用普通的热水袋,但要注意安全。
2.按摩:轻柔地按摩患儿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壁痉挛。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不同年龄患儿的腹部力量控制不同,婴幼儿按摩时力量要轻柔,儿童可适当增加力度,但以患儿舒适为准。一般每次按摩时间可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可根据患儿肠痉挛发作情况多次进行按摩。
3.调整饮食:如果是饮食因素导致的肠痉挛,需要调整饮食。对于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过程中吸入过多空气;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儿童,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尽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等。不同年龄儿童饮食调整的不同,婴儿主要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的调整,儿童则是辅食种类和量的调整。
(二)药物治疗
当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药物,但需谨慎选择。例如西甲硅油等药物可能对因肠道气体过多引起的肠痉挛有一定缓解作用。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并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对于低龄儿童要特别谨慎使用药物,优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儿童,如曾有药物过敏史等,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需详细询问病史后再进行药物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