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症状

来源:民福康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有局部症状如患骨部位剧烈疼痛、红肿、压痛,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儿童、成人表现有差异,有特殊病史人群表现不典型,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局部症状

1.疼痛:早期患骨部位出现剧烈疼痛,儿童往往表现为持续哭闹、不愿活动患侧肢体,因炎症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疼痛明显,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尤其在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

2.红肿:病变部位相应区域开始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这是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从而表现为皮肤发红、皮温增高。

3.压痛:病变骨所在部位有明显压痛,用手按压时患儿会因疼痛而出现躲避等反应,压痛是炎症刺激骨及周围组织的直接表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呈急性感染的全身中毒表现,这是因为机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儿童患者体温波动可能相对更明显,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情况。

2.全身不适: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表现,由于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患儿整体状态不佳,精神状态差,进食量减少等。

三、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差异

1.儿童: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症状往往以局部肢体的疼痛、活动受限及发热为主,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更突出表现为哭闹、拒绝使用患侧肢体等,家长需格外留意儿童肢体的异常表现及体温变化,若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伴肢体活动异常、发热等情况,应高度警惕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可能。

2.成人:成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也有疼痛、红肿、发热等表现,但相对儿童可能表述更清晰,能较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程度等情况,不过也需结合具体病史等综合判断。

四、特殊病史人群的表现特点

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时,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难控制,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局部感染不易局限,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及修复功能,导致病情发展相对复杂。

总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症状包括局部的疼痛、红肿、压痛以及全身的发热、全身不适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及有特殊病史人群可能有不同的表现特点,一旦怀疑该病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症状:1、全身症状,起病急,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多有弛张性高热,可达39~40℃,有时并发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可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2、局部症状,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惧怕移动患肢,患儿常将肢体置于保护性姿势,以减轻疼痛,患部皮温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感染,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等。控制感染主要是在疾病早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使用,尽量在发病5天内治疗效果比较好,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减轻患者症状主要是对症处理,比如高热时积极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现象,给予高蛋白饮食提高充足的营养支持。预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常见致病菌?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正常来说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我们临床上最多见的致病菌首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也可以见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以及白色葡萄球菌。此外较少见的病原菌还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肺炎双球菌等。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原则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早期诊断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发病急骤且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骨骼疼痛等全身症状,故需及时进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检测、血培养、局部脓肿分层穿刺、X线检查、CT检查等项目诊断疾病。 2.早期治疗 患者发病后需选用抗生素抑制病菌繁殖,同时需通过输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哪些部位?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常见部位主要集中在管状骨的两端和干骺端,如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尺桡骨近端、上肢肱骨远端等。除管状骨之外,脊柱、髂骨等部位也可能会发病,人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通常是由于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主要通过血源性播散。发生疾病后会
什么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以骨质吸收和破坏为主的疾病,一般是受到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的。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可发生在全身各处,但是以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比较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是恶寒、高热、呕吐、头痛等,起病比较急,还可能会伴随烦躁不安、昏迷、谵妄等症状。 疾病一经
骨髓炎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髓炎的病因包括创伤后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血液传播以及放射性因素、其他因素;常见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局部治疗、综合治疗与预防。 一.原因 1.创伤后感染 创伤是骨髓炎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当骨骼因开放性骨折、扭伤、摔伤等外伤而暴露于外界时,若处理不当或消毒不彻底,致病菌容易从创口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如何治疗好?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日常生活管理等。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在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敏感类抗生素抗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手术治疗 局部已经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可以通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晚期的特点是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晚期的特点是肢体增粗、皮肤菲薄、肢体变形等情况,具体如下: 1、肢体增粗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患者由于病情进展,感染部位的骨骼组织长期血液供应丰富,会出现局部肢体增粗的现象。 2、皮肤菲薄 患者由于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皮温升高、肿胀的情况,长期刺激会造成皮肤菲薄的现象。 3、肢体变形 急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什么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感染致病菌引起的炎性疾病,好发于儿童、青少年。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通过血行途径播散到骨髓引起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发生于胫骨近端、股骨远端以及肱骨、髂骨等部位。患病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并且伴有高热、恶寒、头痛、呕吐等症状。如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
聂雷生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主要是由于致病菌经由血液循环到达骨的干骺端,在骨的干骺端容易产生化脓性的炎症,导致骨破坏脓肿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骨质干骺端的结构特点决定。干骺端是骨发育生长中心,出现细菌感染时,容易导致骨质血循环不良引流不畅,从而比较容易产生骨髓炎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聂雷生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指致病菌经由血液循环到达骨质干骺端,在局部造成急性化脓性炎症,产生骨质破坏、溶解、脓肿形成,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比如高热、局部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该病好发于儿童,主要是儿童骨质存在骨骺。骨骺当受到细菌侵袭时,由于引流不畅,常常会导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发作。诊断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骨髓炎
聂雷生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骨髓炎是由于骨质遭到细菌的感染,从而产生感染性的炎症。一般是以化脓性炎症为主,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随着感染的加重,骨质破坏产生死骨,皮肤溃破溃流脓,经久不愈。直到病灶里的死骨完全排出,炎症控制住才能够愈合。可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具体的要上医院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