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梅毒性心脏病
梅毒性心脏病是梅毒螺旋体侵犯主动脉引发心血管病变,通过性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经血液至主动脉,引发免疫反应致主动脉炎等病理改变,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冠状动脉口狭窄等临床表现,可通过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采用驱梅及对症治疗,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
病因及发病机制
梅毒螺旋体通过性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后,经血液传播至主动脉部位。螺旋体的持续刺激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主动脉壁的炎症损伤。初期可能表现为主动脉炎,炎症逐渐发展可使主动脉弹性减退、扩张,进而形成主动脉瘤;同时,炎症可能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
临床表现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可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查体可闻及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胸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腹主动脉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在腹部触及搏动性肿块。
冠状动脉口狭窄:可出现心绞痛症状,疼痛性质与冠心病心绞痛类似,但有梅毒感染病史等特点。
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查: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等)阳性,有助于诊断梅毒感染。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发现主动脉增宽、动脉瘤等改变;超声心动图可检测主动脉瓣反流情况、主动脉瘤的大小等;CT或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显示主动脉的病变细节,如主动脉瘤的形态、位置等。
治疗原则
驱梅治疗:首选青霉素进行驱梅治疗,通过杀灭梅毒螺旋体来控制病情进展。
对症治疗: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的心衰等情况,进行相应的抗心衰治疗;主动脉瘤有破裂风险时,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感染梅毒可能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孕期需规范进行梅毒筛查,一旦确诊梅毒,应及时规范驱梅治疗,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时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儿童:儿童梅毒性心脏病相对少见,多因先天性梅毒所致。儿童期治疗需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治疗反应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梅毒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多种疾病的相互影响,驱梅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影响,同时对症治疗其他合并疾病时要避免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