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由什么引起
慢性阑尾炎的病因包括阑尾管腔阻塞(如淋巴滤泡增生、粪石阻塞)、细菌入侵(如肠道细菌感染、血行感染)及其他因素(如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病史因素等),阑尾管腔阻塞中淋巴滤泡增生最常见约占60%,粪石阻塞约占35%;细菌入侵中肠道细菌感染常见,血行感染少见;其他因素中不良生活方式、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均有影响。
一、阑尾管腔阻塞
1.淋巴滤泡增生: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60%。年轻人中,阑尾淋巴组织丰富,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时,淋巴细胞会增生,导致阑尾管腔阻塞。例如,有研究发现,在因慢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中,约半数存在阑尾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的情况,从而引起管腔阻塞,使得阑尾内容物排出受阻,细菌滋生繁殖,引发炎症。
2.粪石阻塞:约占35%。粪石是由阑尾腔内的粪便、异物、细菌等混合形成的固体物质,可导致阑尾管腔堵塞。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更容易形成粪石,从而增加了慢性阑尾炎由粪石阻塞引起的风险。
二、细菌入侵
1.肠道细菌感染:当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腔内压力升高,阑尾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就会趁机入侵阑尾壁,引发感染。例如,有研究通过对慢性阑尾炎患者阑尾组织的细菌培养发现,多种肠道常见细菌可在其中被检出,说明细菌入侵是慢性阑尾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2.血行感染: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发生。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阑尾,引起阑尾炎症。比如,患有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细菌可随血流到达阑尾,导致阑尾感染,但这种情况在慢性阑尾炎病因中所占比例较低。
三、其他因素
1.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阑尾的正常功能,增加慢性阑尾炎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进食过多辛辣、油腻食物,会使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阑尾的蠕动和排空,容易导致阑尾管腔阻塞,引发炎症。
2.年龄和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患慢性阑尾炎的风险略有不同。一般来说,青少年和青壮年相对更易患慢性阑尾炎,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阑尾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进一步探索中。
3.病史因素:既往有阑尾炎症病史的患者,阑尾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和结构改变,再次发生炎症的概率相对较高。例如,曾有过急性阑尾炎发作但未彻底治愈的患者,阑尾局部的组织修复可能不完全,容易导致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