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症状
胃下垂是因膈肌悬力不足等致胃整体位置下降、蠕动减弱,常见消化系统症状有腹胀及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神经精神症状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有差异,长期久坐等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者易患且症状可能不同
消化系统症状:
腹胀及上腹部不适:患者多有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压迫感。尤其是进食后更为明显,因进食量越多,其下垂程度越重,对胃壁韧带的牵拉也就越重,症状随之加重。例如,一位胃下垂患者每餐进食约200克主食后,便会出现明显的上腹部饱胀不适,持续数小时甚至一整天。
腹痛: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这是因为进食后胃的重量增加,活动时胃的韧带受到牵拉,刺激神经引起疼痛。比如,一位胃下垂患者在饭后散步约10分钟后,就会出现上腹部隐痛,休息片刻后可稍有缓解。
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的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例如,进食超过平时食量的1/3后,就可能马上出现恶心,随后发生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
便秘:多为顽固性便秘,其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比如,胃下垂合并横结肠下垂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往往少于3次,且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全身症状:
消瘦、乏力:由于胃下垂的患者消化功能紊乱,长期食欲减退,摄入热量不足,加上消化吸收不良,导致患者形体消瘦,体重减轻,同时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有的患者体重可在短时间内下降数公斤。
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例如,部分胃下垂患者会出现夜间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不同年龄、性别的胃下垂患者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可能因体质等因素,在症状表现上可能更易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不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消化功能更弱,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胃下垂,且症状可能相对更突出。有慢性疾病史、曾有腹部手术史等的患者,胃下垂发生的风险较高,且症状可能因基础疾病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