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有有哪些
腹腔脓肿因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后炎症渗出物积聚而成,儿童风险高且病情变化快,老年人易出现且合并基础疾病难治疗;内外瘘形成包括内瘘(阑尾周围脓肿向周围脏器穿破)和外瘘(脓肿向腹壁穿破),不同人群内瘘外瘘表现及护理愈合有差异;门静脉炎是阑尾静脉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儿童病情进展快,老年人对肝脏功能影响显著;门静脉炎未控可引发化脓性门静脉炎相关脓毒症,儿童早期识别难,老年人预后差。
一、腹腔脓肿
形成机制: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穿孔后炎症渗出物积聚在腹腔特定部位,如盆腔、膈下或肠间隙等。这是因为阑尾穿孔后,细菌及感染物质随阑尾周围的液体扩散,而人体腹腔的解剖结构使得这些液体容易在某些区域聚集形成脓肿。例如,盆腔是腹腔较低的部位,炎症渗出物易积聚于此。
人群差异影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机体的免疫反应和解剖结构特点,发生腹腔脓肿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而老年人因为机体功能减退,对感染的局限能力较差,也更容易出现腹腔脓肿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增加治疗难度。
二、内外瘘形成
内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可向肠道、膀胱或腹壁等周围脏器穿破,形成内瘘。比如,阑尾与膀胱相通可形成阑尾膀胱瘘,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尿液中带有粪质等表现。这是因为脓肿不断侵蚀周围组织,最终与相邻脏器相通。
外瘘形成:脓肿向腹壁穿破,可形成外瘘,表现为腹壁伤口持续流出脓性分泌物。在不同人群中,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外瘘形成后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扩散;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差,外瘘的处理和愈合相对困难。
三、门静脉炎
发生过程: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细菌随血栓进入门静脉系统后,可引起门静脉炎症,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等表现。
特殊人群情况: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生门静脉炎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肝功能减退等情况,发生门静脉炎后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治疗时需要更加关注肝脏功能的维护。
四、化脓性门静脉炎相关脓毒症
脓毒症表现:当门静脉炎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时,感染进一步扩散可引发化脓性门静脉炎相关脓毒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全身感染症状,如持续高热、血压下降、意识改变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识别较为困难,因为儿童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老年人脓毒症的预后相对较差,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