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并发症有什么
冠心病可引发多种严重病症,包括心律失常(因心肌缺血等改变电生理特性,老年患者风险更高且影响泵血加重缺血)、心力衰竭(长期心肌缺血致心肌受损重构,左冠前降支病变易致左心衰竭,有病史及其他危险因素者风险增)、心脏破裂(多在急性心梗后1-3天内左心室前壁下1/3处发生,老年未及时有效治疗者易出现致心包填塞)、心室壁瘤(见于心肌梗死患者,影响心功能致恶化及引发附壁血栓等并发症,大面积心梗及老年患者风险高)、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梗后数周至数月出现,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中青年免疫活跃者易出现)
一、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这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等改变了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例如,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紊乱,可导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因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且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二、心力衰竭
冠心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的心肌缺血会使心肌细胞受损、坏死,心肌重构,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逐渐下降。例如,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可导致左心室心肌缺血、坏死,进而引起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对于有长期冠心病病史且未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时,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三、心脏破裂
这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并发症,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1-3天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心肌梗死时,坏死心肌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变得脆弱,在心脏收缩时可能发生破裂。心脏破裂可导致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危及生命,常见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且往往在心肌梗死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更容易发生。
四、心室壁瘤
主要见于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在心室收缩期向外膨出形成。心室壁瘤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引起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导致体循环栓塞等并发症。在有大面积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中,心室壁瘤的发生风险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心室壁瘤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五、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一般在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能与机体对坏死心肌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等。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若机体免疫反应较为活跃,可能更容易出现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但具体机制仍与个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