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黄体破裂出血常见原因有自动破裂(黄体内出血太多致压力升高破裂等)和外力作用(下腹撞击、剧烈运动、性生活中男方动作粗鲁致黄体破裂);育龄女性因卵巢功能活跃更易发生且可能影响生育,非育龄女性发生率较低;可通过超声、血常规检查辅助诊断;处理依出血程度而定,预防需避免剧烈运动、性生活轻柔、定期妇科检查。
一、黄体破裂出血的常见原因
(一)自动破裂
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
(二)外力作用
如下腹受到撞击,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由于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妇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这种情况在性生活较活跃的女性中相对更易发生,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发生率会因性生活频率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生育期女性相对风险更高。
二、不同人群黄体破裂出血的相关特点及影响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活跃,排卵后形成黄体,相对更易出现黄体破裂相关情况。性生活不注意、剧烈运动等都可能成为诱因,且一旦发生黄体破裂出血,可能影响生育功能等,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二)非育龄女性
非育龄女性相对发生黄体破裂出血的几率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外力因素等同样可能导致,只是整体发生率较育龄女性低。
三、黄体破裂出血的相关检查与诊断依据
(一)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盆腔内有无积液以及黄体的情况等,若发现盆腔积液等异常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黄体破裂出血。
(二)血常规检查
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等情况,若有出血,血红蛋白可能会有下降等变化,从而辅助判断出血的程度等。
四、黄体破裂出血的处理及预防建议
(一)处理原则
一旦怀疑黄体破裂出血,需要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等采取相应措施,若出血少、生命体征平稳等,可能采取保守治疗,密切观察;若出血多、病情危急等则需要手术治疗等。
(二)预防措施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在月经周期的特定阶段(排卵后黄体形成时期)更要注意。
性生活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下腹部受到强烈冲击。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黄体相关异常情况等。
总之,黄体破裂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自动破裂和外力作用等,不同人群有其相应特点,通过相关检查可辅助诊断,而及时的处理以及积极的预防对于保障健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