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打玻璃酸钠的坏处
玻璃酸钠注射可能引发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局部皮肤反应)、全身反应(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及与操作相关的风险(感染风险、关节内结构损伤风险),局部反应中部分患者有注射部位轻痛肿胀,少数有皮肤发红瘙痒;全身过敏反应概率低但严重可致多种症状,胃肠道反应与个体胃肠敏感性有关;操作相关感染风险约0.1%以下,糖尿病等患者风险高,关节内结构损伤概率约0.05%,既往手术等患者风险高。
一、局部反应
1.注射部位疼痛、肿胀:部分患者在注射玻璃酸钠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肿胀情况。有研究显示,约5%-10%的患者会在注射后短时间内出现注射部位轻度疼痛或肿胀,这可能与药物刺激局部组织或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有关。年龄较大、关节退变较严重的患者可能相对更易出现此类局部反应,因为其关节周围组织状态相对较差,对刺激的耐受能力可能较低。
2.局部皮肤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等反应。这是因为药物注入后引起局部组织的免疫或过敏相关反应,不同性别对此的发生概率可能无明显差异,但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发生概率相对更高,因为其自身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更易产生过激反应。
二、全身反应
1.过敏反应: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仍有出现过敏的可能。严重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有研究表明,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0.1%-0.5%。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发生过敏的风险相对增加,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可能发生,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旦发生过敏可能症状相对更严重,需要格外关注。
2.胃肠道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这可能是药物进入体内后对胃肠道产生一定刺激所致,一般与个体的胃肠道敏感性有关,年龄较大、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如慢性胃炎等)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因为其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刺激的耐受能力较差。
三、与操作相关的风险
1.感染风险:如果注射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导致关节腔感染。虽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可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但仍有发生可能,约为0.1%以下。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关节腔感染的风险相对增加,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2.关节内结构损伤:在注射过程中,有可能损伤关节内的软骨、韧带等结构。不过这种情况发生概率较低,约为0.05%左右,有膝关节既往手术史、关节结构已存在一定破坏的患者发生此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其关节内结构本身处于相对不稳定或已受损状态,注射操作时更易造成进一步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