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胸骨骨折应该怎样治疗
老年人胸骨骨折治疗需综合多因素个体化施策,无明显移位者可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并胸带外固定;有明显移位或合并脏器损伤则手术治疗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要防治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康复护理分早期和后期,早期练呼吸和上肢活动,后期增胸部活动度并关注营养,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愈合恢复。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老年人胸骨骨折,保守治疗是常见选择。此类骨折通常对胸廓稳定性影响较小,老年人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手术时可优先考虑。例如,一些轻度错位但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胸骨骨折。
2.具体措施:主要是卧床休息,一般需卧床3-6周,避免胸部剧烈活动。同时可使用胸带外固定,以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需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呼吸情况、胸痛程度等,因为部分老年人可能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当胸骨骨折有明显移位,且移位影响胸廓稳定性,或合并有胸腔内重要脏器损伤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比如骨折端移位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或合并有心脏、大血管损伤等情况。
2.手术方式:通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将移位的骨折端复位,并用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固定,以恢复胸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手术操作需要精准,要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
三、并发症的防治
1.肺部感染:老年人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胸骨骨折后因疼痛不敢咳嗽、咳痰,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要鼓励老年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密切观察老年人体温、咳嗽情况等,若出现发热、咳嗽加重等情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2.心肺功能不全:胸骨骨折可能影响胸廓的运动,进而影响心肺功能。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老年人,更要加强监测。可通过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评估心肺功能,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四、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可逐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训练等,每天多次进行,每次练习5-10分钟,以改善肺通气功能。同时进行上肢的适当活动,避免上肢肌肉萎缩,但要注意避免牵扯到胸部。
2.后期康复:在骨折愈合后(一般需要数周-数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逐步增加胸部的活动度锻炼,如进行扩胸运动等,但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老年人胸骨骨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骨折情况、老年人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注重并发症的防治和康复护理,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