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又发作了怎么办
当荨麻疹发作时,首先要积极寻找并避免食物、接触物、感染等诱因,可通过冷敷、保持皮肤清洁等一般措施缓解,若发作频繁、伴有严重不适或持续超24小时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检查并可能使用抗组胺药物等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
一、寻找并避免诱因
1.食物因素:某些食物可能引发荨麻疹,如海鲜、坚果、牛奶、鸡蛋等,若近期食用了新的食物且荨麻疹发作,需回忆并记录,避免再次食用相关食物。不同年龄人群对食物的耐受和过敏情况不同,儿童可能对牛奶、鸡蛋过敏较为常见,成人则可能对海鲜等更易敏感。
2.接触物因素: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某些化妆品、洗涤剂等都可能导致荨麻疹发作。例如,在花粉季节外出后出现荨麻疹,应减少在花粉多的环境停留,注意清洁皮肤,去除可能接触的过敏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机会不同,如经常户外活动的人接触花粉等的概率更高。
3.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也可能诱发荨麻疹,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相关的荨麻疹,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预防感染。
二、一般缓解措施
1.冷敷:用干净的毛巾蘸取冷水或冰水,敷在荨麻疹发作的部位,每次冷敷10-15分钟,可缓解瘙痒和肿胀。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尤其儿童皮肤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
2.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感染风险。对于儿童,要选择温和的儿童专用洗护产品,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
三、及时就医评估
1.就医时机:如果荨麻疹发作频繁,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或者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不缓解,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需紧急处理。不同年龄的人群对荨麻疹严重程度的耐受不同,儿童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病情变化更快,需更密切关注。
2.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基础疾病检查。
四、药物治疗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服用指导)
1.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有西替利嗪等,可缓解荨麻疹的瘙痒等症状。但要注意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不同抗组胺药物的适用人群和效果可能有所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总之,当荨麻疹又发作时,首先要积极寻找并避免诱因,采取一般缓解措施,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