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柱侧弯和脊柱后凸
脊柱侧弯是脊柱三维畸形,冠状面呈C或S形曲线,发病与遗传、神经肌肉、姿势等多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因素有别,表现为不同程度症状;脊柱后凸是矢状面后突畸形,发病有先天性、后天性等因素,不同年龄性别因素不同,表现为不同程度症状,两者严重时均可能影响心肺功能等
一、脊柱侧弯
1.定义: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在冠状面上表现为脊柱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C形或S形的曲线。正常脊柱的冠状面观是直的,而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偏离了中线。
发病因素: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其中之一,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会增加脊柱侧弯的发病风险;神经肌肉因素也起作用,如脑瘫、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可影响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导致脊柱侧弯;此外,姿势不良、生长发育不平衡等也可能与脊柱侧弯的发生相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发病因素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骨骼生长发育迅速,如果存在不良姿势等情况,更容易引发脊柱侧弯;而成年人的脊柱侧弯可能与退行性变、创伤等因素有关。性别方面,女性相对男性更容易发生特发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类型)。
2.临床表现:轻度脊柱侧弯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脊柱轻度偏移;随着侧弯加重,可能会出现双肩不等高、背部不对称、胸廓畸形等表现,严重的脊柱侧弯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双肩不等高、背部一侧隆起等情况,及时发现脊柱侧弯问题。
二、脊柱后凸
1.定义:脊柱后凸是指脊柱在矢状面上向后突出畸形,正常脊柱在矢状面有一定的生理前凸,而脊柱后凸时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脊柱向后成角。
发病因素:先天性因素是导致脊柱后凸的原因之一,如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后天因素包括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这些疾病会破坏脊柱的骨质和结构,引起脊柱后凸;另外,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可能导致脊柱后凸,因为骨质疏松会使椎体强度下降,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进而引起脊柱后凸畸形。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因素不同,儿童的脊柱后凸可能多与先天性因素或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有关;成年人的脊柱后凸则常见于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老年人主要与骨质疏松相关。性别方面,在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脊柱后凸中,男性相对更易受累。
2.临床表现:轻度脊柱后凸可能外观上不太明显,严重的脊柱后凸会导致背部明显隆起,形如“驼背”,患者可能会出现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也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相关的表现,如活动耐力下降等。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的脊柱后凸,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等,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脊柱后凸的加重。



